南阳:科学应对小麦晚播 筑牢夏粮丰收根基
霜降已至,本是南阳1100万亩冬小麦播种的高峰期,往年此时秋收腾茬早已结束,田野间应是一片繁忙的播种景象。然而,今年9月以来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打乱了原有的农事节奏,导致秋收进度推迟,全市小麦普遍晚播。田间土壤湿度过大,给小麦适期、适墒整地播种带来了困难。对此,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小麦晚播技术方案,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好小麦晚播的难题。
在方城赵河镇渔池村的田埂上,来自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俯身查墒情、现场支妙招。针对不同情况的农田墒情差异,农艺师乔锋提出了分类施策的具体建议。
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乔锋:当前这个实际情况,对于田间有积水,土壤过湿的地块要及早地开沟排水散墒,为抢时适墒整地播种创造条件。对于土壤偏湿,特别是土质偏黏的地块,一定要在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抢时整地播种。晚播小麦在施肥时一定要施足底肥,做到氮、磷、钾平衡施肥,特别要重视磷肥,以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和分蘖的生长。
专家表示,对雨停后田间没有明显积水,且天晴后地表很快露白的田块,要待土壤墒情基本适宜时抢时播种。
据了解,播种期至立冬前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控的“黄金窗口期”,土壤湿度过大不仅延缓出苗,还会增加病虫害风险。做好此阶段工作不仅能压低早春病虫草害基数,更可延迟和减轻中后期危害。
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袁伟:我们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科学选药,做好晚播小麦种子包衣或者药剂拌种,坚决杜绝白籽下地。比如防控茎基腐病,可用三氟吡啶胺,唑醚灭菌唑,纹枯病防控可选用氟环咯苯甲,条锈病重点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全蚀病重发田选用硅噻菌胺统一拌种,地下害虫防控可用噻虫胺、噻虫嗪等药剂。同时可添加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诱抗剂与生长调节剂,增强抗逆能力。
据了解,对于晚播小麦生育期缩短、积温不足问题,我市已有完善成熟的“四补一促”应变栽培技术。只要精心组织安排,科学应对管理,确保各项增产技术落实到位,晚播小麦不减产甚至能增产还是很有希望的。
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吴全德:第一是选择好品种,以种补晚。在南阳南部地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在北部岗丘平原要选择半冬性早熟品种为主,搭配弱春性品种;第二是施足底肥,以肥补晚;第三是增加播量,以密补晚。由于小麦播种延后,所以说在播种时要适当增加播量,每延后播种两天,增加播量一斤左右;第四是提高质量,以好促晚。第一要整地质量要好,不要着急整地,一定要等到适墒时再进行整地。今年不宜播种过深,以3到4公分为宜;第五是以促为主,强化田间管理,小麦播种后要及时的中耕划锄,增温保墒,促使小麦苗情转化。
技术指导不仅送来了方法,更驱散了农户的顾虑。
方城县赵河镇方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刘本庆:今年墒情特别大,感觉心里很矛盾,经过市跟县里各位专家的技术指导,我对今年的小麦种植,虽然是晚了,但是信心还是很大的,争取来年弄个丰收年。
记者了解到,从近几年看,冬小麦晚播并不是第一次,2021年,秋汛造成了土壤过湿,导致冬小麦大面积晚播,通过科学应对,最后实现丰收。
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银庆:我们俗话讲“麦种泥窝窝,来年吃馍馍”,我们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取得好的收成还是有希望的,市里已经派出了7个粮食生产专家指导组,各县也派出不少的专家服务队指导组,只要我们一个技术一个技术的落实,坚定信心,我们明年还有希望取得一个较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