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丨镇平:节水抗旱稻种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
近年来,镇平县大力推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河南省优质高产节水抗旱稻成果展在镇平县进行,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及种植大户代表齐聚一堂现场观摩交流。


在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微风吹过,一颗颗沉甸甸、粒粒饱满的水稻穗,弯着腰、弓着背、低着头,硕果累累。谷物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吞吐谷物穗粒的轰鸣声,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机械所经过之处前边收获、后边秸秆粉碎还田,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的高效与便利;不一会儿,收割机收获满仓,向停在田间等候的装粮车倾吐着金黄色的水稻粒......伴随着扑面而来的谷香味,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活动现场,参加此次成果展的省内外有关专家、企业及种植大户代表深入田间查看旱稻长势、成穗情况,大家不时相互交流并详细记录有关数据,为下步旱稻推广种植提供科学支撑。贾宋镇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了旱稻的种植背景、技术管理情况及预估产量。

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天顺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占成:“因为近几年秋季雨水增多,部分低洼地块儿容易发生涝害减产,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合作社尝试种植旱直播水稻,合作社现在种植水稻有400亩,现在预估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收益的话在1000元左右,收割完成之后,在地头直接由粮食收购商拉走。”
据了解,该旱稻种植项目由河南省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豫资集团)驻镇平县张林镇楚营村驻村工作队引进,在张林、贾宋等多个乡镇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推广试验种植。

豫资集团驻镇平县张林镇楚营村第一书记 周刘杰:“豫资集团驻镇平县驻村工作队积极扎根一线,对接各项外部资源,集团所属的宝稻种业公司充分发挥种业的创新优势,精准对接南阳镇平县的各项农业生产需求,引进推广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节水抗旱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亩产高、缺水稳产,品质优良,在镇平县已经成功落地了1000多亩的示范田,为破解镇平县的农业难题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样本。”

活动现场,省市县有关农业专家随机选取一块,经过测量面积、收割机收获、实际称重,按实打实收测量出实产。
河南农大教授 李俊周:“经过专家的辛苦劳动啊,我们是对种植田进行稻谷实收实测,总共收割了1.05亩,湿稻谷是总共收获了1386.5斤,折合测水分是28%,然后折合之后去杂去水分按照13%的计算,亩产是1088斤。表示祝贺,这个天气能取得这个产量,还是不错的!”

镇平县农技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 张立军:“镇平县地形特殊,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加上近几年秋季天气异常,旱涝急转,部分低洼田块种植节水旱稻,能依靠自然降水维持生长,具备出色的耐涝能力,又能抗旱,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展了有益探索。我们农技人员积极对接省市旱稻方面的专家教授,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专家+农技员+合作社”的方式实现技术熟化落地、农业增产提效。”
近年来,镇平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建成高标准农田58.38万亩,聚焦节水抗旱稻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新引擎”,培育壮大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让种粮农民真正实现“丰产又丰收”,走出了一条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粮食生产之路。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 李四林:“下一步,我们将扩大推广规模,计划三年内在低洼易涝地、中低产田推广节水抗旱稻5万亩;建强产业生态,依托宝稻公司发展规划,打造集育种、种植、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与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省农科院等深化合作,建设节水抗旱稻试验示范基地,让更多‘金穗子’变成农民的 ‘钱袋子’;把节水抗旱稻培育成河南粮食提质增效的 ‘王牌品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展现镇平担当!”
河南省中原豫资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是河南省政府为支持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批准成立的省级投融资公司。集团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为引领,顺利实现从基础设施领域投融资主体到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型,并逐步确立国有资本运营的主平台、科技创新的助推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先行军、金融服务的工具箱四大战略定位,整合组建“9+3”核心集团,深耕“新车医数”四大重点产业赛道,服务河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镇平台 靳小宁 渠金海 李晓娜 聂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