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2025-10-27 来源:南阳日报 阅读次数:

站上新起点,逐梦新征程。连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以担当实干、奋楫争先的昂扬姿态,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为加快“建强副中心、打造增长极、奔向新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会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使命深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康连星说,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我们将聚焦防爆装备制造、具身智能视觉感知“1+1”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说,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硬支撑,我们将紧扣“工业强县”战略,以龙头企业为引擎,强链延链、聚链成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牧原集团等链主企业,加快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绿色印刷包装等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形成“合成生物、生命健康、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豫西南工业增长极,奋力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会科学擘画了‘十五五’时期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和战略任务。”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明表示,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五聚五提”。要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持续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以赴打赢“十四五”收官战,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奋力开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贡献发改力量。

“全会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光表示,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污染系统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切实把全会的学习成果转化为环境治理的硬实绩,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南阳力量。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闫道畅表示,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目标催人奋进,内涵丰富精准,指引科学清晰。全市水利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聚焦市委“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加快建设全国市级水网先导区,着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供水保障体系、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努力推动南阳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全会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出重要部署,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永亮说,全市文广旅系统将始终把文化自信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统筹推动文化事业繁荣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增强人民福祉的幸福产业、支撑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社会大众的民生产业。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系统推进艺术创作提质、文化服务优化、文旅深度融合等任务,把全会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实际成效,以高品质的文化和旅游供给助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市委政研室主任李康说,全会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之一,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我们将认真对标全会重大部署,围绕“两高四着力”,紧扣“五聚五提”工作总抓手,深入研究改革、认真谋划改革、有序推进改革,着力推动破解项目建设、产业培育、营商环境、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增动力、添活力。

“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乔国涛表示,近年来唐河引进艾礼富传感器、海川新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鸿科电子、豫科物理等一批光电企业渐成链群,中通智能、诺信腾达等一批制造企业不断壮大,一批电子信息、灯具照明、精密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更加明晰。唐河县将按照全会要求,坚定不移大抓工业,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按照“专营店”发展模式,开展优势产业链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为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唐河力量。

“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我们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新野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文鹏表示,新野县将围绕纺织服装、光电电子、玩具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别是依托鼎泰高科、明迪玩具等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膜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新野力量。

桐柏县淮源镇党委书记王柯表示,我们将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立足自然生态优势,做强做优茶产业,推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文旅深融,持续挖掘淮渎文化,打造“茶旅+文旅”精品线路,切实把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保障。聚焦聚力强村富民,通过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奋力绘就淮源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画卷。

“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好政策是乡村发展的根本保障。”卧龙区七里园街道达士营村党支部书记王永豪表示,作为达士营村的“领头雁”,将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筑牢产业根基,依托本村资源优势,持续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们的腰包更鼓。建设和美家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善治,让村庄充满生机活力。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培育文明乡风,鼓励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创业,让乡村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我们将认真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精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宛城区溧河街道王堂村党支部书记勾红阳说,乡村振兴必须走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要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务监督作用,用道德力量凝聚人心。要以绿色有机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露地蔬菜基地、温室大棚蔬菜基地、特色瓜菜基地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乡村振兴的蓝图在我们村落地生根。

“全会提出的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我们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奋斗目标。”卧龙区梅溪街道梅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慧说,我们将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做好、做实便民举措,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暖心的民生答卷,让高效能治理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南阳日报记者集体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