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丨西峡书写猕猴桃产业传奇

时间:2025-10-23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刘禾 刘剑飞

  沿着312国道进入西峡,一望无际的猕猴桃园如一张绿毯覆盖着大地。果园内,果农在忙着采摘晚熟的猕猴桃,丰收的喜悦荡漾在眉梢眼底。

  西峡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全县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40余万亩,经过40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地14.5万亩,挂果面积8.5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8亿元,有专业村80多个,形成了“红、黄、绿”肉果实和“早、中、晚”熟品种相互搭配的科学布局,基地规模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前列,有着“世界猕猴桃在中国,中国猕猴桃在西峡”的美誉,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县”。

  近年来,西峡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锚定建设全国领先的猕猴桃生产基地目标,大力推广猕猴桃“五改五提升”集成技术,在基地和技术提升上下功夫,推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着力打造“西峡贝贝龙”品牌形象,打响“中国人的阳光金果”品牌宣传口令,探索“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猕猴桃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

  在丁河镇简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一座座塑料大棚内,喷淋设施、自动温控系统和土壤监测设备一应俱全。“通过手机终端就能实时掌握果园状况,实现智慧化管理,真是太方便了。”基地主人庞进超说着,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棚内喷灌系统随即启动,水雾均匀洒落。依托物联网技术,果园实现了病虫害预警、土壤墒情实时监测和精准施肥,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提升了果品品质。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数字化为西峡猕猴桃产业增添了“科技范儿”。西峡县积极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助推猕猴桃产业全面提质增效。以院县共建猕猴桃示范园为依托,不断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坚持“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管理模式”,引进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提高水肥管理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科技引擎”促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改良土壤、改良砧木、改良品种、改良树形、改良模式实现猕猴桃产业的“二次革命”。目前,西峡县已打造27个物联网维控智能微喷灌“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猕猴桃示范基地,直接应用面积8000亩,带动辐射面积35000亩。

  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户增收,还催生了一批以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为主的配套产业。丁河镇奎文村村民张尧瞄准了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2012年退役返乡创办的西峡县佳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省农科院的“有机肥替代项目”资金支持,将废弃菌棒和中药渣等废弃资源再利用,制作成适合猕猴桃生长的有机肥,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种植的有机结合。

  西峡县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广“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还显著提升了果实品质,产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

  位于丹水镇的南阳正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猕猴桃深加工企业,该公司发挥地处丹水镇猕猴桃种植基地优势,面向农户,就近收购,直接加工,有效地填补了猕猴桃产业链空白。“以前,猕猴桃采摘后,都要拿到镇上、县里去卖,现在可好了,人家公司直接上门收购。”猕猴桃种植户曹国营说。

  西峡县依托猕猴桃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多家深加工企业,形成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从事猕猴桃生产加工的规模企业10余家,建成保鲜库256座,贮藏量达3.8万吨,年加工能力4万吨,研发生产出猕猴桃鲜果、果汁、果片、果酱、果酒、罐头、果粉等8个系列30多种产品。

  同时,该县积极打造“互联网+”营销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推动猕猴桃鲜果及加工品走向全国。走进回车镇双河村电商产业示范园,占地2000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内,直播间、农产品展销厅、分拣车间、包装车间、冷库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宽敞的厂房内分拣线、包装线满负荷运转,大小不一的猕猴桃在传送带上欢快地跳跃,上百名工人忙碌地套袋、装箱、打包、贴单。“最近正是鲜果上市时节,订单接连不断,今年我们专门引进两个即食猕猴桃保鲜贮藏库,大大提升了园区的保鲜仓储能力。”双河村党支部书记、电商服务中心主任朱贝说。

  西峡县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丁河镇简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一处位于果园内的电商直播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经常有主播来我们基地做直播,从采摘到打包全程展示,消费者看得清楚,买得放心。”基地主人庞进超介绍,直播带货不仅提升了销量,也增强了品牌信任度,已经成为销售的重要渠道。

  黄艳会是一名网红主播,作为南阳市五颜六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不仅通过直播带货将西峡猕猴桃销往全国,还进村入户开展直播培训,带动周边上百户果农实现“触网”销售。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在网上开起了店铺,学起了直播,加入了他的直播队伍。

  在西峡,一大批年轻人依托“菌果药”产业,深耕电商,创业发展。全县共有电商企业301家,其中跨境电商企业40多家,开设各类线上店铺12800余家,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全县电商年交易额160多亿元,电子商务零售额达25亿元,成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拉长产业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让西峡猕猴桃从“山间野果”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阳光金果”,书写着一颗小果子撑起一方大产业的发展传奇。

  如今,西峡正以果为媒,续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新篇章。小小的猕猴桃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民富县强幸福西峡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