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邓州市 粮食烘干即收购

时间:2025-10-22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讯 (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国宏 见习记者 高磊 通讯员 陈双阳 盛志国)10月14日,在邓州市高集镇黄龙村一处粮食烘干中心内,机器轰鸣,运粮卡车络绎不绝。

  “刚收的玉米水分大,不及时处理容易霉变,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抢烘,目前全镇每日烘干量超过550吨。”高集镇党委书记陈峰介绍道。

  为方便农户就近烘干,邓州市通过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集中公示了151家烘干主体的位置、联系方式及服务能力,搭建起“群众—烘干点”便捷对接桥梁。

  “村里的电烤房改一改就能烘花生,温度、湿度全靠电脑控制,烘出来的花生又香又干!”在裴营乡军杨村,种植大户杨宁看着刚烘干的花生,难掩喜悦之情。除了专业烘干设备,该市还创新整合资源,将800座烟叶电烤房改造用于花生烘干,让每一处可用场地都成为保粮阵地。

  在保障烘干设备运转的同时,邓州市更注重提升科学烘干水平。通过编制《科学烘干技术指南》,重点普及控温、除湿、通风等关键技术,使粮食干燥周期缩短30%以上。组建农业技术服务队分包乡镇开展“手把手”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科学烘干方法。对于暂无烘干条件的农户,技术人员指导利用厂房、仓库等闲置空间,因地制宜采取摊薄晾晒、加大翻动次数等措施,配合鼓风机等设备加速除湿,有效防止粮食霉变。

  为确保农户“粮出手、钱到手”,该市还组织370余家粮食收购企业与烘干点“点对点”对接,推行“烘干即收购”模式,粮食烘干后直接运往收购企业,保障群众粮食“收得回、卖出去、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