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2025年秋冬莴苣、设施番茄、设施黄瓜提单产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时间:2025-09-24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阅读次数:


莴苣


施肥原则

 针对莴苣有机肥施用量少,偏施氮肥,钾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料,控制氮肥,增施钾肥。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化肥用量。

(2)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基肥、追肥结合,追肥以氮为主,合理配施磷钾肥,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养分损失。

(3)酸化严重的菜园适量施用石灰。

(4)施肥与优质栽培技术结合,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经过充分腐熟的猪粪、鸡粪、牛粪等优质农家肥2—3方/亩或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200—300 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0—12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2500—3500公斤/亩,氮肥(N)6—10公斤/亩,磷肥(P2O5)3—4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4)产量水平1500—2500公斤/亩,氮肥(N)5—6公斤/亩,磷肥(P2O5)2—3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5)氮肥全部作追肥,按照20%、30%和50%的比例分别在移栽返青期、莲座期和肉质茎膨大初期分3次追施。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钾肥40%—50%基施,其余在莲座期和肉质茎膨大初期分两次追施。南方菜园土壤pH<5时,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亩。在雨水充沛的区域推荐施用增效氮肥。


设施番茄


施肥原则

针对化肥用量偏高,养分投入比例不合理,土壤养分积累明显,过量灌溉、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土壤质量退化及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供应障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合理确定有机肥种类与用量,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生长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推荐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养分损失。

(3)推广滴灌施肥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做到控水控肥、提质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碳氮比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减轻土壤盐渍化和连作障碍。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调理土壤。

(6)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结合,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种植密度,选择适宜移栽期。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者优质商品有机肥300—400 公斤/亩。有条件的园区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确定有机肥用量,提倡施用高碳磷比有机物料。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整化肥用量。

(2)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氮肥(N)20—25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22—28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7—22公斤/亩。

(4)产量水平4000—6000公斤/亩,氮肥(N)12—15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4—17公斤/亩。

(5)基肥重视有机无机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作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间分4—8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3公斤/亩。雨水充沛的区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氮肥。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的肥料,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如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在开花坐果期、结果期和盛果期每间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亩。

(6)菜田土壤pH<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石灰(钙肥)50—75公斤/亩、无水硫酸镁(镁肥)4—6公斤/亩。在开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态钙肥和硫酸镁肥。


设施黄瓜

施肥原则

针对灌溉与施肥过量,施肥比例不合理,施用的有机肥多以畜禽粪为主,以及连作障碍等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养分吸收效率下降,蔬菜品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提倡施用优质有机肥(推荐用植物源有机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秆或有机肥,少施禽粪肥。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综合考虑有机肥施用量、土壤养分供应,适当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

(3)推荐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则。

(4)根据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氮肥和钾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复合肥,苗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结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6)施肥与高产优质栽培结合,选用高产优质品种,提高育苗质量,采用合理种植密度,选择适宜播期/移栽期。

施肥建议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3—4方/亩,或者优质商品有机肥(含生物有机肥)300—400公斤/亩,推荐施用高碳/磷比的商品有机肥。

(2)产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亩,氮肥(N)32—36公斤/亩,磷肥(P2O5)12—14公斤/亩,钾肥(K2O)33—38公斤/亩。

(3)产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亩,氮肥(N)27—32公斤/亩,磷肥(P2O5)10—12公斤/亩,钾肥(K2O)28—33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0—11000公斤/亩,氮肥(N)22—27公斤/亩,磷肥(P2O5)9—11公斤/亩,钾肥(K2O)23—28公斤/亩。

(5)产量水平4000—7000公斤/亩,氮肥(N)17—22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18—23公斤/亩。

(6)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钾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为条(穴)施,其余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按养分需求分6—8次追施,其余的磷肥随氮钾肥追施,每次追施氮肥用量不超过5公斤/亩。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6—7次追肥,越冬长茬的氮钾肥在初花期和结瓜期分8—11次追肥。雨水充沛的区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的氮肥。在低温、寡照等极端环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黄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质的肥料,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如果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减少20%的化肥施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灌溉施肥次数在15次左右。

(7)适当补充钙、镁、硼肥。可基施石灰(钙肥)50—75公斤/亩、无水硫酸镁(镁肥)4—6公斤/亩。在开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态钙肥和硫酸镁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