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猪油更容易发胖?专家权威解释来了
说起猪油,谁没被奶奶灶台上那勺融化的猪油香到过?拌米饭、炒青菜,哪怕是最简单的食材,加了它都能瞬间变得勾人胃口。但一直以来,“吃猪油容易胖”的说法就像块“标签”,被不少人当成减肥路上的“禁忌品”,甚至做饭时连碰都不敢碰。对此,专家要替猪油找回“公道”:别再冤枉它了!
猪油VS植物油,哪个热量高?
猪油和植物油的PK,一直都没有停下。二者同为食用油,但哪个更健康,一直被大众关心。随着体重管理的热度上升,“吃猪油容易胖”的说法让不少减重人士把它当成减肥路上的“禁忌品”。猪油和植物油,到底谁的热量更高,更容易让人发胖呢?
“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会让人发胖。”江苏省疾控专家解释,发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让人长肉,体重增加。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动物油中猪油(板油)热量为827千卡/100克,猪油(炼)为897千卡/100克;植物油中菜籽油、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茶油、大麻油等的热量均为899千卡/100克。“也就是说,如果摄入相同重量的猪油和植物油,它们提供的能量基本差不多,‘猪油热量更高’的说法是不对的。只能说在相同摄入量下,导致发胖的力量相当,不存在‘谁更容易’一说。”专家解释。
而吃猪油还有好处。“猪油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硒、锌等营养元素,这些成分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免疫系统的强化等都有益处。”专家解释,“猪油中含有大量油脂,食用后能促进胃肠蠕动,‘润滑’肠道,有助于缓解大便干燥、秘结和排便困难的问题,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此外,猪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可以提供热量,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在寒冷地区,人们常食用猪油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猪油,在奶奶辈的厨房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一勺融化的猪油就能让寡淡的饭菜瞬间香气四溢,所以也容易让人陷入“美味的陷阱”。专家提醒,不是猪油本身比植物油“更容易”让人发胖,而是其诱人的风味可能导致“更容易吃多”的行为导致发胖。与猪油相比,植物油常带着“健康光环”,人们潜意识里认为植物油更健康,可能在烹饪时不自觉地放宽用量导致热量超标,从而引发肥胖。
为何猪油吃起来更“香”?
猪油烹饪的菜肴会更加香,色泽也更好。那么,为什么猪油更好吃呢?
猪油有一种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它比其他植物油更加醇厚、浓郁。这种口感和风味是由于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甘油酯等成分,可以让食物更酥脆。“猪油有超过5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各种香味成分的叠加呈现出猪油独特的风味和浓郁的香气。这种香气能够极大地刺激食欲,使得用猪油烹调的菜肴如猪油炒青菜、猪油拌饭格外诱人,容易让人胃口大开,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食物,导致总热量摄入超标。”专家解释,饱和脂肪的分子结构处于一个长的直线的状态,而淀粉以及各种纤维素往往是一个卷曲的结构,这些分子可以和脂肪酸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螺旋结构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的形态相比于原先的淀粉,黏度以及韧性都会强一些。
此外,猪油在烹饪时能够更好地渗透到食材中,使得食材更加滋润、口感更加滑嫩。“特别是在高温烹饪时,猪油能够迅速融化并渗透到食材内部,使得食材更加入味。”专家解释,“猪油的饱和脂肪比例比较高,具有稳定性,在高温下不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也更适合煎炸,使得猪油在烹饪过程中更能够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然而,好吃也不能多吃。专家提醒,猪油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热量,过量摄入后会导致机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从而诱发肥胖。肥胖可能会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等。
“此外,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若食用过多可能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出现血脂代谢紊乱的情况。食用猪油可能会导致血脂代谢紊乱,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长期食用猪油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猝死的情况。”专家强调,“猪油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长时间过量食用会加重肝脏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肝功能受损,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猪油怎样吃才能更健康
如何才能健康地享用猪油带来的美味?专家建议,从控制摄入量、合理搭配食物、注意烹饪方法、注意储存方式四方面入手。
“对于大多数健康成人来说,每日摄入猪油以一到两汤匙为宜,每天不超过25—30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30克;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的‘减油宣传’倡导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专家建议,在食用猪油的同时,建议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消化,维持营养均衡。
在烹饪过程中,专家建议,可以选择低温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以减少猪油的氧化和营养素的损失。同时,在烹饪过程中避免过高的温度和时间,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此外,猪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如果猪油出现异味、变色或变质等情况,应及时丢弃,避免食用。
此外,专家强调,三种油不建议使用——开封时间过长的油、反复煎炸的油、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开封时间过长的食用油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加速食用油变质,所以每次用完油都要盖好。并且食用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反复煎炸的油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对健康不利。自榨油有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的风险。一方面,这些自榨油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小作坊生产环境较差,机器也比较脏,生产出来的自榨油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