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预制菜争议再起,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时间:2025-09-17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连日来,有关预制菜的话题持续引发热议。事件起因是罗永浩在微博吐槽西贝售卖预制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则回应称按国家规定,西贝菜品均不属于预制菜。随后双方多次交锋,西贝发布致歉信,称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至门店现场完成,罗永浩也随之宣布“停战”。围绕预制菜的话题持续发酵,不仅源于企业间的一时之争,更是因其关乎整个餐饮行业的未来发展。如何让预制菜行业良性发展,让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值得思考。

  作为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菜被预言是下一个蓝海。据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数据,2025年上半年,预制菜市场以15.2%的增速扩张,行业总规模预计将达6840亿元。随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国家层面也加大了对预制菜产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支持地方推进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建设。各地积极响应,如广东已布局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力争打造产业新高地;山东成立预制菜产业联合会,着力构建全产业链体系。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超过7.4万家,2024年新增注册量同比增长114.83%,延续了近年来的行业扩张趋势。

  预制菜市场的火热其实有迹可循。首先,它契合主流消费群体的观念转变。预制菜方便、快捷,适应现代人简化烹饪环节的需求,同时在即时配送场景中具备价格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餐饮选择。其次,预制菜符合餐饮企业提高运营效率的诉求。通过将较为耗时的工艺前置,餐厅可节省人力与场地成本,缩短备菜时间,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效率。再有,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预制菜的兴起提供了重要契机。随着农业全产业链不断成熟,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运输、冷链物流等技术持续升级,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可能。

  然而,也需正视预制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标准制定方面,目前我国对预制菜还没有较为明晰的概念界定,行业发展也没有统一标准可以遵循,实践中许多争议正源于此。就拿前文提到的西贝预制菜争议来说,有店长称部分食材经中央厨房预处理后送至门店加工,不属于预制菜;但公众普遍将中央厨房配送模式视作预制菜,并因此认定西贝定价偏高。从企业层面看,目前大多数预制菜加工企业处于“小、弱、散”的状态,食品安全难以保障。此外,行业整体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难以匹配市场快速发展需求。在商家经营行为方面,大部分商家不会主动公开预制菜的相关信息,如预制程度、存储时间、配送方式等,还有部分商家出现以预制代现做、变相抬高价格等现象,诸多争议频发,使消费者难以对预制菜安全建立信任。

  进入数字化和大健康时代,农业的终端呈现方式日益聚焦于餐桌经济,预制菜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看,要培养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并非易事,但机遇往往潜藏在挑战之中。如何满足消费者营养健康、个性化饮食的消费需求,促进预制菜行业良性发展,需要整个行业的耐心解答。

  一方面,预制菜发展应标准先行,走向合规、公开和透明。当前,有关预制菜的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将迈入合规发展的新阶段。对企业而言,重复投资、无序竞争已不可取,未来应聚焦细分赛道,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合规经营水平。借此契机,企业应主动走进消费群体,真诚回应质疑,以科学依据消除公众疑虑。具体到餐饮消费环节,商家须按标准规定明确公示预制菜使用信息,包括制作工艺、配送渠道等,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逐步重建信任基础。

  另一方面,预制菜行业应注重口味研发,提升品质和口感。预制菜不能只是用来饱腹充饥的存在,还应成为健康饮食的替代选择。对此,可依托预制菜产业集群,优先培育一批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引领预制菜加工走向营养健康、口味多元。一些企业已做出有益尝试,如山西老字号六味斋在加工预制牛肉时,采用常温超高压灭菌技术替代传统高温方式,更好保持肉品的色香味,助力老字号成功转型。

  此外,预制菜产业欲积蓄后劲,应注重挖掘农产品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助推农业供给端升级。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蕴藏大量特色农产品资源,不少已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这为预制菜创新提供了宝贵素材。地方政府不妨引导食品生产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与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合作,稳定获取具有地道风味、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原料,打造具备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品。

  这次关于“西贝是不是预制菜”的争论终会过去,但大家对饭菜品质的关心不会停止。菜品预制是我们餐饮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火爆炒、小火慢炖,在厨房里充满“锅气”地新鲜制作,依旧是众多消费者更喜欢、更认可的餐品制作方式。这就对进行菜品预制或使用预制菜的餐饮企业提出了双重要求,首先要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预制食品的安全和风味优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选择的餐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流程端上自己的餐桌的。就像有网友说,饮食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消费者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守好食材的本真,一颗不欺食客的真心。其实不管是不是预制菜,先保证让消费者吃得明白舒心,才可能换来真正的认可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