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镇平县枣园镇:烟薯套种 一地双收

时间:2025-09-1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讯 (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怡然 通讯员 谭亚廷 李晓宁)9月12日,在镇平县枣园镇烟薯套种示范基地,烟农们正忙着进行最后一批烟叶的烘烤工作,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喜悦。“今年烟叶长得比往年好,亩产估计超过175公斤!”正在劳作的老烟农张学群高兴地说,“更让人高兴的是,烟地里套种的红薯一点儿也没耽误长,肯定也是个好收成!”

  枣园镇是传统的烟叶种植区,过去,纯烟田往往在烟叶采收后有一段闲置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始试验并推广“烟叶+红薯”套种模式,烟叶生长中后期在垄间种植红薯,两种作物共生时间短、互不干扰,加上烟田肥力充足,红薯几乎不需要额外施肥,降低了生产成本。

  “烟叶植株高,红薯匍匐生长,两者在空间上互补;烟叶采收后,红薯还能继续生长到打霜前,时间衔接得非常顺畅。”枣园镇农技员梁朝平介绍道,目前,这一种植模式已在全镇19个村推广,面积达4000亩,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烟薯套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山南村村民申飞雄算了一笔账:“以前只种烟叶,一亩地净利润5000元左右。现在套种红薯,烟叶收入没减少,还多收1500多公斤红薯,加工成粉条又能多赚三四千元!”实实在在的收益吸引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烟薯套种行列。

  枣园镇政府还积极对接县“同福小康”平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红薯实行订单收购和深加工,生产粉条、淀粉等产品,有效提升了附加值,同时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发放种植补贴等措施,鼓励农户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条。

  “烟薯套种既巩固了烟叶这一传统产业,又培育了红薯这一特色产业,是枣园镇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多元发展的有力举措。”枣园镇镇长陈卓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优化技术服务体系,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群众通过“一地双收”模式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