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镇平县主要秋作物收获期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5-09-04 来源: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阅读次数:

玉米、花生、大豆、芝麻是镇平县的主要秋作物,掌握其成熟标准与最佳收获时机,是保障秋粮产量、提升秋粮品质的关键。

玉米

玉米是镇平秋作物的“主力”。正常气象条件下,多在9 月中旬至 10 月初进入收获期,适当推迟采收时间(建议较传统时间延后 5 至 10 天)有助于提高产量。玉米成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乳熟期时籽粒含水量较高,此时收获可能导致减产 10%至 20%,且品质较差。完熟期的玉米植株中下部叶片干枯,果穗苞叶干黄松散,籽粒光泽饱满,乳线消失,指甲掐压无凹陷,籽粒与穗轴连接处出现褐色层,此时籽粒含水量降至 20%~25%,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若延迟至完熟期之后收获,植株易发生倒伏,易遇阴雨导致籽粒发芽或感染穗腐病,或被鸟类啄食,造成减产。

镇平县主要秋作物收获期的注意事项

花生

花生收获时间的早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收获过早,荚果尚未成熟,籽仁充实度差,种子不饱满,秕果多,产量低,出仁率低,含油量下降,品质差;收获过晚,植株老熟,果柄干枯霉烂,收获时易落果,造成减产。特别是早熟品种,休眠期短,收获过晚,荚果会发芽变质。花生的收获期应根据植株长相和荚果的成熟度来确定。

花生进入收获期后,植株、茎叶有明显的变化,从植株长相看,上部叶片昼开夜合的生理反应不灵敏或消失,中下部叶片由绿转黄并逐步脱落,茎秆转为黄绿色并枯软,植株由紧凑变为疏松,并且有倒伏的倾向,这时就进入收获期了。

镇平县主要秋作物收获期的注意事项

从荚果的成熟度来说,小果型早熟品种饱果率达到 75%以上、中果型中熟品种饱果率达到 65%以上、普通型晚熟品种饱果率达到 45%以上时,荚果果壳硬化,多数荚果的网纹明显,荚果内部海绵层收缩破裂并有黑褐色光泽,种仁饱满,种皮呈现固有的颜色,须抓紧收获,收晚了掉果多,拣拾困难,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一般情况下,要先收早熟品种和瘠薄地块,迟收晚熟品种和水肥充足地块。土壤湿润时收获的荚果比干燥时收获的荚果发芽率高,留种用的花生,要比一般用的花生提早收获,适期收获的花生,果壳内膜呈白色,种子生活力强。

新鲜花生荚果含水量一般为 45%-55%,为避免霉烂变质,应及时晒干;留种和非留种花生要分开晾晒;花生收获时要密切注意收获期的天气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防雨淋、防潮等应对措施。

大豆

大豆的适宜收获期为黄熟末期到完熟期。“叶落荚黄”是关键,秋分前后收获安 。过早收获,籽粒尚未充分成熟,干物质积累还在进行,降低百粒重和脂肪含量。过晚收获,豆荚炸裂,籽粒落地减产。

镇平县主要秋作物收获期的注意事项

人工收获宜在大豆黄熟末期进行,即当大豆叶片脱落90%,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荚变成黄色,用手摇动植株可听到子粒的“哗哗”声时收获;机械联合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此时大豆植株的茎杆变成褐色,叶片全部脱落,叶柄基本脱尽,豆荚和豆粒呈现品种的固有的颜色,籽粒已归圆,摇动豆荚有响声,种植户可结合黄豆成熟期的外观特征、节气规律,再搭配简单的“手感检测”(如掐籽粒、捏果荚),精准把握住最佳收获期,既保住了“丰收果”,又提升了作物的商品价值;机械收获时割茬一般在 5-6 厘米,不留底荚,无论人工或机械收获最好在晴天早晨或上午进行,以防炸荚(果荚开裂,籽粒掉落)。

如果预报有连续阴雨天气,应提前收割,以免豆荚开裂造成损失。同时,收割后的黄豆应及时摊晾、定期翻动,降低含水量以便储存。脱粒后的黄豆需根据豆粒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级筛选,去除杂质和破损豆粒,力求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储存黄豆时,应选择干燥、通风、防鼠虫害的仓库,要定期检查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黄豆不会受潮、发霉或变质。

芝麻

夏芝麻通常在开花后约一个月种子开始成熟。当芝麻植株中下部的叶片脱落,茎、叶及蒴果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色或金黄色,且下部蒴果微裂时,通常意味着芝麻已经成熟。在判断芝麻是否达到收获标准时,除了观察颜色变化外,还可以检查种子的饱满度和水分含量。成熟的芝麻种子较为饱满,分水量较低,此时收获最为合适。

镇平县主要秋作物收获期的注意事项

芝麻的品种特性也会影响其成熟期。部分芝麻品种在成熟时外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茎、叶及蒴果可能仍然保持青绿色。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种子的成熟度和品种固有的色泽来判断是否适宜收获。芝麻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对成熟期也有影响。在芝麻的生长期内,特别是花期和结实期,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管理措施,这不仅能保证种子质量,也有助于芝麻顺利进入成熟期。
(镇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方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