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种植业重大技术需求清单

时间:2025-08-21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阅读次数:

种植业重大技术需求清单

(2025)

全国农技中心

2025年8月

目 录

高产稳产与抗逆减灾

1.秋粮抗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2.极端天气频发威胁冬小麦稳产高产问题

3.早播或晚播冬小麦高产稳产技术

4.江淮地区稻茬小麦全生育期生产技术模式

5.南方望天稻田抗季节性干旱集成技术

6.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不兼容、农机装备不配套问题

7.不同区域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综合集成技术模式

8.黄淮海地区大豆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模式

9.油菜高速精量播种施肥一体化技术

10.果园防早春低温霜冻综合技术

11.植物高效组织培养技术

12.食用菌种性退化严重问题

农机农艺融合

13.丘陵山区耕种收机械和配套农艺措施

14.再生稻区冬水田机械化育插秧、机收头季稻关键技术

15.提高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质量

16.甘薯种苗移栽机械及配套技术

17.杂粮和油料机收减损降杂技术

18.黄河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9.南方地区蔬菜移栽设备和多功能智能化生产机械

20.果园轻简化宜机化综合技术模式

水肥精准运筹与高效利用

21.破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堵点

22.黄河水高效过滤和水肥精准利用

23.旱区土壤结构优化和精准分层施肥

24.大容量、轻简化、结实耐用的集雨窖和配套补灌设施设备

25.内陆盐碱水低成本淡化及高效灌溉

26.非常规水资源绿色安全利用技术与关键装备

27.戈壁沙漠节水农业与生态绿洲建设协同关键技术

28.地下水超采区旱作雨养综合技术体系

29.西北地区粮棉定额精量灌溉技术与配套装备

30.东北井灌稻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

31.甘薯苗期精准施肥

32.果园水肥综合管理

病虫害综合防控

33.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34.恶性禾本科杂草轻简化综合防控技术

35.小麦赤霉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36.南方稻田福寿螺有效防治药剂

37.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及特效药剂

38.西北地区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技术

39.大豆症青防治技术

40.东北地区大豆疫霉性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41.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

42.花生白绢病综合防治技术

43.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青枯病防控技术和防治特效药剂

44.西北地区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45.设施果蔬生产连作障碍严重

46.日光温室瓜类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47.柑橘树脂病、溃疡病、实蝇综合防治技术

48.茶园春茶期重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49.甘蔗螟虫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地力提升

50.粪肥全量精准还田技术及装备

51.粪肥养分含量及关键指标快速检测技术

52.沼液与水肥一体化结合的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53.秸秆还田导致下茬作物播种或插秧质量差问题

54.秸秆还田加重病虫草害发生问题

55.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及配套轻简化应用技术

56.滨海滩涂新垦耕地地力快速提升技术

57.盐碱地低耗水高效脱盐产能提升关键技术

监测预警

58.全国大尺度高分辨率农田需水测报技术

59.适用于田间巡查的病虫害精准识别与智慧测报技术和设备

60.褐家鼠精准预测与综合防控技术

61.苗情和墒情高精度监测预报技术

62.柑橘黄龙病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治技术

63.丘陵山地柑橘果园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分级防控技术


种植业重大技术需求清单

(2025)

高产稳产与抗逆减灾

需求编号:1

需求名称:秋粮抗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秋粮是一年粮食生产的大头,近年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生长中后期高温热害、阴雨寡照、旱涝灾害等频发重发,严重影响稳产丰产。针对中后期作物水肥需求与土壤供应能力矛盾导致的植株生理活性降低、抗逆应灾能力下降的问题,急需因地制宜研究标准化抗逆减损技术。

需求编号:2

需求名称:极端天气频发威胁冬小麦稳产高产问题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近年来,小麦主产区局地极端天气频发,如2021年小麦主产区秋季罕见秋汛,造成1.1亿亩小麦晚播;2022年秋冬季寒潮降温,多地冬小麦受冻;2023年黄淮海麦区收获前遭遇“烂场雨”天气等,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此外,季节性干旱、拔节期“倒春寒”、灌浆期干热风、成熟期连阴雨等均是冬小麦生长期内较典型的气象灾害。生产中亟需研发集成针对性强的防御措施。

需求编号:3

需求名称:早播或晚播冬小麦高产稳产技术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受气候变化及生产条件变革影响,早播冬小麦生产中易出现冬前旺长,导致抗寒性降低、虫害频发等问题;晚播小麦出现冬前苗弱、分蘖少、根系生长不足,及灌浆期遇高温影响结实等问题。

需求编号:4

需求名称:江淮地区稻茬小麦全生育期生产技术模式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江淮地区稻茬麦占其小麦种植面积70%以上,但由于区域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夏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连绵阴雨或持续性干旱,同时持续性降雨和秸秆还田加重纹枯病、赤霉病等病虫害发生,造成稻茬小麦总体生产水平和效率较低,单产基本在700斤左右徘徊。稻茬麦单产提升潜力比较大,急需针对稻茬小麦抗灾应变能力弱、产量和品质协同性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在播种、施肥、田管及机械化等方面协作攻关配套技术,集成稻茬小麦全生育期生产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5

需求名称:南方望天稻田抗季节性干旱集成技术

涉及作物:水稻

内容描述:南方望天稻田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水稻种植期间易缺水导致产量低而不稳。目前水稻旱播旱管品种、降解膜覆盖保墒除杂草、灌水施肥等技术研发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望天田水稻种植抗逆稳产需求。

需求编号:6

需求名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不兼容、农机装备不配套问题

涉及作物:玉米、大豆

内容描述:重点解决化学除草不兼容、机械装备不配套等制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的突出技术问题,需要集成创新轻简化综合生产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7

需求名称:不同区域玉米密植精准调控综合集成技术模式

涉及作物:玉米

内容描述: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近几年得到推广应用,实现了密度增加、群体结构优化、单产提升。但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同区域的品种选用、最适密度确定、施肥时期及不同时期肥料用量配比、化控时间药剂选择、滴灌带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集成,形成不同区域的综合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8

需求名称:黄淮海地区大豆单产提升集成技术模式

涉及作物:大豆

内容描述:目前黄淮海区域缺乏切实有效的大豆单产提升主推技术模式,需要在种植模式创新(如选择大小行或等行、平栽或起垄)、种植密度和施肥方案确定、机收减损等方面深入研究,配套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控等措施,集成单产提升综合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9

需求名称:油菜高速精量播种施肥一体化技术

涉及作物:油菜

内容描述:油菜播种质量差一直是制约我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关键问题。急需选择适宜品种,搭配高通量精量播种施肥一体机,改进配套播种技术,实现油菜田间生产苗足、苗齐、苗匀,为后期大面积单产提升搭好丰产架子。

需求编号:10

需求名称:果园防早春低温霜冻综合技术

涉及作物:果树

内容描述:早春霜冻低温是果树春季萌芽开花期的重要气象灾害,发生严重的年份和地块有可能绝收,果农损失巨大。目前预防的措施主要有灌水、喷水、生烟、低温霜冻前后喷施叶面肥和调节剂等,但效果都不理想。急需开发低温霜冻精准预报和高效管理的综合技术模式,既降低劳动量,又最大限度预防早春低温霜冻危害。

需求编号:11

需求名称:植物高效组织培养技术

涉及作物:薯类、果树

内容描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育苗中,提升了种苗扩繁速度、达成了脱病毒目的,带来明显收益。但该技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产过程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措施轻简化程度低;二是组织培养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尚未实现自动化;三是组织培养的高湿度、低光照、缺二氧化碳环境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很多植物的组培苗(尤其是木本植物)生根困难,成活率低。

需求编号:12

需求名称:食用菌种性退化严重问题

涉及作物:食用菌

内容描述:种性退化是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造成抗性、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不出菇,每年损失上百亿元。急需集成食用菌种性退化应对技术体系,研发一套保持优良种性和提纯复壮的技术,并开发能快速检测菌种质量的技术指标。

农机农艺融合

需求编号:13

需求名称:丘陵山区耕种收机械和配套农艺措施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机械化生产对品种、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农艺条件均有相应的要求,但当前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种植品种繁杂、生产模式多样、标准化生产与宜机化品种选育进展缓慢等问题,整体机械化水平较低。此外,由于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导致适于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尤其是收获环节存在“有机难用”问题,农机农艺融合不足。

需求编号:14

需求名称:再生稻区冬水田机械化育插秧、机收头季稻关键技术

涉及作物:水稻

内容描述:目前,再生稻生产中普遍采用人工栽插和收获头季稻,机械化作业技术仍待攻克。特别是冬水田泥脚较深,机械化收割头季稻时收割机容易下陷,稻桩碾压损失较高(最高可达80%),致使再生稻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人工收割虽然对稻桩影响较小,再生稻产量较高,但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人工费高达700元/亩)。为此,急需攻克再生稻区冬水田机械化育插秧、机收头季稻关键技术,集成熟化机插机收等机艺融合技术,推动再生稻模式的发展。

需求编号:15

需求名称:提高黄淮海地区麦茬大豆播种质量

涉及作物:大豆

内容描述:黄淮海区域大豆生产主要是“冬小麦-夏大豆”轮作模式,小麦收获后,在麦茬地直播大豆,出苗较差的情况普遍存在。秸秆还田或打捆离田、土地平整、播前土壤造墒等措施农民积极性低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导致麦茬直播大豆极易出现播种机拥塞、晾种、漏播、重播、播种深度不一致等问题,即使采用安装仿形装置的大豆专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效果仍然不佳。播种质量差问题已成为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急需适应麦茬地播种的高性能大豆专用播种机及配套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16

需求名称:甘薯种苗移栽机械及配套技术

涉及作物:甘薯

内容描述:当前甘薯机械化生产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机栽环节移栽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人工移栽则成本高、密度达不到高产栽培要求。

需求编号:17

需求名称:杂粮和油料机收减损降杂技术

涉及作物:杂粮、油料作物

内容描述: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快速推进,杂粮和油料机收率显著提高,但面临作业过程中整体损失率、含杂率和籽粒破损率较高的问题,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急需研发杂粮和油料低损收获机械及配套栽培技术。

需求编号:18

需求名称:黄河流域棉花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涉及作物:棉花

内容描述:黄河流域是我国传统棉区。但该区植棉仍存在管理繁琐,用工多、投入大、效益低等问题,导致植棉面积大幅下滑。特别是棉花机械化收获的难题,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重大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了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集成棉花全程机械化栽培、盐碱地抗盐防涝栽培、棉花与其他作物高效复合种植等轻简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需求编号:19

需求名称:南方地区蔬菜移栽设备和多功能智能化生产机械

涉及作物:蔬菜

内容描述:蔬菜种植用工密集,当前人工短缺且老龄化严重,劳动效率低,严重制约规模生产。而机械化生产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现有蔬菜移栽覆膜一体设备适用于北方沙性土,对南方粘性土适应性不足,应用效果较差,加之蔬菜品种繁多,功能需求不一,造成机械化难度加大。需求:一是研发适用于南方土壤的设备,改进抓苗器等部件,提高移栽效率和质量。二是研发多功能智能化机械,如自动调参移栽机和智能收获机。三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稳定性,适应蔬菜移栽季节性强、作业紧的特点。

需求编号:20

需求名称:果园轻简化宜机化综合技术模式

涉及作物:果树

内容描述:随着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加重以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急需开展果园轻简化、机械化、智能化栽培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从品种筛选、适宜树形培育及修剪方式、花果管理等方面进行省力化技术研究;在园地宜机化改造、宜机化种植模式集成以及小型园艺机械筛选等方面开展研究。

水肥精准运筹与高效利用

需求编号:21

需求名称:破解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堵点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目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卡点,限制大规模推广应用,主要包括:配套专用肥料少;缺乏高效灌溉施肥设备和田间自动控制、监测设备;管道易堵塞;滴灌带输水距离有限、覆盖面积小;缺乏区域性灌溉施肥综合解决方案。

需求编号:22

需求名称:黄河水高效过滤和水肥精准利用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黄河水资源日益紧缺,引黄灌区水量逐年减少,灌溉配水和农业需水矛盾十分突出。在引黄灌区大田作物灌溉和施肥中存在以下突出需求:一是黄河水存在大量泥沙与杂质,急需优化高效过滤及滴灌技术,以提高黄河水利用率。二是灌溉水量与施肥搭配不当,传统的大水漫灌会导致肥料养分进入土壤后被淋洗,急需发展黄河水高效过滤和滴灌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通过提高施肥精准度和效果,确保作物生长需求和养分水分供应相协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产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需求编号:23

需求名称:旱区土壤结构优化和精准分层施肥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旱地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在耕翻、播种和底肥施用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耕层浅薄悬虚易失墒,不利于种子萌发出苗和根系下扎,导致出苗不齐、不匀、不全,扎根浅不耐旱;二是底肥浅施或单层深施导致养分供应与作物根系分布匹配度差,后期早衰、单产低;三是传统耕作整地、施肥播种技术机器进地作业次数多,能耗大、成本高。急需深松分层施肥高质量耕播技术及其配套机械,通过深松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将底肥分别定位定量施入不同土层,利用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且相对稳定的优势提高肥效。

需求编号:24

需求名称:大容量、轻简化、结实耐用的集雨窖和配套补灌设施设备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雨水是旱区作物生长主要的水分来源,当前旱区常用的集雨窖容积小、施工复杂、造价偏高、易损坏、难清理,难以满足农业生产中对灵活、高效水源管理的需求;同时现有集雨窖在雨水收集过程中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且缺乏配套的补灌设施设备,影响补灌效果。因此,急需开发大容量、轻简化、结实耐用、造价合理的软体集雨窖产品、配套设备和综合应用技术。

需求编号:25

需求名称:内陆盐碱水低成本淡化及高效灌溉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在内陆盐碱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常用的盐碱水淡化技术(如反渗透、蒸馏等)能耗大,建设与运维成本高;二是不同地区盐碱水的水质差异较大,盐碱水淡化技术的区域适应性差;三是低浓度盐碱水作为补充水源的高效灌溉技术体系不健全,高浓度盐碱水矿物质难以回收利用,盐碱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因此,急需研发盐碱水梯级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低成本盐碱水梯级淡化装备,分级适配干播湿出、咸淡轮灌、不同比例灌、根层调控灌、分区组合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实现盐碱水高效利用。

需求编号:26

需求名称:非常规水资源绿色安全利用技术与关键装备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适应水资源紧缺和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急需开发非常规水资源(微咸水、再生水)高效安全利用设备和技术。非常规水水质复杂,通过管道系统进行灌溉易造成管道、灌水器堵塞,迫切需要研发匹配微咸水和再生水高效利用的输配水管道、智能快速过滤装置、水肥混配装备、高抗堵灌水器等输配灌一体化专用设备体系;开发集成水处理、输送、灌溉和安全评估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非常规水绿色安全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27

需求名称:戈壁沙漠节水农业与生态绿洲建设协同关键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当前戈壁沙漠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与生态绿洲协同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戈壁沙漠农业缺引水-配水-节水-保水关键技术及适宜戈壁沙漠极端气候环境的农业高效节水系列产品,包括适宜劣质水和高温环境下的专用灌溉管道、过滤器、灌水器、自动阀控等设备,急需开展戈壁沙漠节水农业与生态绿洲建设协同关键技术与模式研究。

需求编号:28

需求名称:地下水超采区旱作雨养综合技术体系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地下水超采旱作区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适宜当地的集雨蓄水产品和技术不足,如经济型集雨蓄水装备及配套设施、保水保肥制剂研发不够。二是适宜当地的耐旱耐盐碱作物品种不足。三是适宜当地避旱避盐碱综合种植技术、配套农机、抗旱抑制剂及缓控释肥不足。

需求编号:29

需求名称:西北地区粮棉定额精量灌溉技术与配套装备

涉及作物:粮棉作物

内容描述:在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主要粮棉作物存在精量灌溉控制阈值不清晰、精准水肥管理决策模型缺乏、分区典型粮棉作物精准灌溉实施关键控制参数及其灌溉控制指标体系不健全、限量灌溉等深度节水措施下各生育期适宜生理灌水极限与灌水频率不明确等问题,限制了节水与提质增产潜力的挖掘,急需开展定额精量灌溉技术与配套装备研究。

需求编号:30

需求名称:东北井灌稻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

涉及作物:水稻

内容描述:东北井灌稻过度消耗地下水,农业用水和湿地生态用水矛盾日益加剧,湿地水资源调节功能下降,旱涝灾害风险加剧,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在井灌水稻种植区灌溉、稳产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稻田节水控水及监测设备研发不足;二是地下水温度较低,影响水稻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产量降低、米质下降;三是缺乏融合农机农艺措施及智慧决策平台的稻田全过程精准灌溉技术,急需集成井灌稻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技术体系。

需求编号:31

需求名称:甘薯苗期精准施肥

涉及作物:甘薯

内容描述:甘薯施肥常采取一次性肥料底施,在密植条件下,不易掌控种苗对肥料的需求,易发生种苗前期生长过缓或徒长、后期早衰等问题,急需苗期精准施肥技术。

需求编号:32

需求名称:果园水肥综合管理

涉及作物:果树

内容描述:传统果园追求高产往往有机肥施用少、化肥施用多,加之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严重,导致水肥利用效率低,进而出现树体连续结果能力变差、果实品质下降的突出问题。急需满足不同地区、品种果园水肥需求的高效水肥综合管理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控

需求编号:33

需求名称: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呈加重发生趋势,小麦茎基腐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加,重发田块病株率70%以上。茎基腐病主要为害小麦茎基部位,发病早期很难发现,一旦出现死苗,已经是发病后期、难于控制,加上施药过程中,药剂很难达到茎基部发病部位,导致防效差、防治难度大,而仅依靠种子包衣防治效果不佳,急需集成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需求编号:34

需求名称:恶性禾本科杂草轻简化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雀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分蘖强、繁殖系数高、危害重、抗性强、蔓延快,已成为黄淮海等地的恶性杂草,但其防治技术对防治时间和环境条件比较苛刻,特别是苗前对整地、墒情要求严格,苗期封闭效果不好需要苗后再次施药,而苗后施药效果受天气、温度、药械使用等方面影响较大,急需适用于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的轻简化综合防控技术。

需求编号:35

需求名称:小麦赤霉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小麦

内容描述:化学防治仍是当前赤霉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但过分依赖化学防治会导致病菌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尽管小麦主栽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提升,但综合抗性仍然不强;因播期不一致,小麦抽穗扬花期延长,赤霉病病菌侵染几率也在增大。随着目前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不断推进,急需研发小麦赤霉病新的防治方法。

需求编号:36

需求名称:南方稻田福寿螺有效防治药剂

涉及作物:水稻

内容描述:近年来,福寿螺已从稻田次要有害生物逐渐演变为主要有害生物,目前使用的化学杀螺药剂种类单一,加上长期使用,福寿螺已产生严重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当前急需研制推广使用新型杀螺药剂,以提高灭螺效果,降低农药施用频次,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更好保护生态环境。

需求编号:37

需求名称: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及特效药剂

涉及作物:马铃薯

内容描述:马铃薯晚疫病是目前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由于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时期处于中温高湿环境,特别容易造成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急需培育马铃薯抗晚疫病品种,研制特效药剂。

需求编号:38

需求名称:西北地区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马铃薯

内容描述:西北地区马铃薯生产中环腐病严重,导致收获时块茎腐烂,窖藏时冬季出现烂窖现象,目前主要通过更新品种、种子脱毒进行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

需求编号:39

需求名称:大豆症青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大豆

内容描述:大豆症青现象在黄淮海等大豆主要产区发生普遍,造成植株不结荚、荚而不实,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严重时造成绝收。

需求编号:40

需求名称:东北地区大豆疫霉性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大豆

内容描述: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疫霉性根腐病发生有加重趋势,成为导致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影响产量及品质。大豆疫霉性根腐病是土传性病害,病菌可越冬,通过土壤、种子、农机具等均可传播,易在低洼易涝地发生,并在全生育期内均可感染。目前大田种植通过轮作、应用含有精甲霜灵的药剂进行种子包衣、及时中耕等措施进行防治,前期防治效果较好,发病率较低,但在8月中后期易感病,影响大豆结荚和鼓粒,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需求编号:41

需求名称: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油菜

内容描述:油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连作现象十分普遍。近年来,油菜根肿病为害持续上升,严重时导致绝收,并且发病后连年发生的概率较大,基本无法有效救治,对油菜产业发展影响很大。

需求编号:42

需求名称:花生白绢病综合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花生

内容描述:近年来,受极端天气频发及花生高密度种植、秸秆还田、重茬种植等生产措施影响,白绢病已上升为花生的主要病害。花生白绢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田间发病不均、发病快等特点,传统上农户通常采取“见病打药”的防治模式,但白绢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中后期,为害茎基部和地下荚果,而此时花生植株已经封垄,叶面喷药不易到达病部,急需有效的防治技术。

需求编号:43

需求名称: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青枯病防控技术和防治特效药剂

涉及作物:花生

内容描述:花生青枯病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花生生产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花生青枯病易连片发生,致使花生在苗期就出现“死苗”现象,病害发生后,缺少有效控制药剂,从而导致花生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花生产业发展。

需求编号:44

需求名称:西北地区向日葵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向日葵

内容描述:向日葵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一直以来,向日葵菌核病频繁发生,该病主要通过土壤进行传播,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能够造成根腐、茎腐、盘腐等症状,在向日葵花期及花盘形成后菌核病危害最为严重,造成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果实不能成熟,产量降低,发病后籽仁的蛋白质及含油率下降、有苦味,失去使用价值,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需求编号:45

需求名称:设施果蔬生产连作障碍严重

涉及作物:设施果蔬

内容描述:设施果蔬生产中,由于长期连作,土壤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如土壤结构破坏、土壤酸化趋重、肥力下降、盐分积累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大幅下滑,还造成了病虫害发生重、防治难等问题,增加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污染和生态环境压力,急需有效应对设施果蔬连作障碍的轻简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模式。

需求编号:46

需求名称:日光温室瓜类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设施蔬菜

内容描述:日光温室秋季西葫芦等瓜类易发病毒病,表现为卷叶、黄叶、皱缩、矮化等,发病率高,蔓延速度快,毁灭性强,重发地块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0%,目前病毒病已成为限制秋季西葫芦等瓜类生产的重要瓶颈。技术需求:一是选育抗病毒病的西葫芦、黄瓜、丝瓜等优良品种。二是研发能够有效应对病毒病的新方法、新药剂。

需求编号:47

需求名称:柑橘树脂病、溃疡病、实蝇综合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柑橘

内容描述:近年来,柑橘树脂病、溃疡病、实蝇等是柑橘产业发展主要瓶颈。生产中尽管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但效果不理想。此外,近十余年来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根系生长,造成了品质下降和大量减产。急需适合柑橘生产管理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广大橘农解决柑橘产业瓶颈问题,实现提质增效、增产增收。

需求编号:48

需求名称:茶园春茶期重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茶叶

内容描述:我国茶树病害防控基础较薄弱,白星病、茶饼病、炭疽病等茶园重要病害传播规律不明、侵染机理不清、防控技术相对匮乏,制约茶叶生产,特别是影响山区茶园春茶生产。

需求编号:49

需求名称:甘蔗螟虫绿色高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糖料蔗

内容描述:甘蔗螟虫是糖料蔗生产的最主要害虫,每年可造成糖料蔗减产10%~20%,糖分下降造成产值损失3%~5%。长期以来防治甘蔗螟虫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因该虫世代重叠且钻蛀为害等特点,化学防治效果不理想,且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甘蔗螟虫抗药性逐年增强,污染风险加大。利用螟黄赤眼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较好的控害潜力和生态友好的特点,但技术应用成本较高、熟化配套不足,需要精准、高效大面积释放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技术和全程服务体系,促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施。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地力提升

需求编号:50

需求名称:粪肥全量精准还田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常规畜禽粪污固液分离技术成本高,分离后液体粪污因养分含量低,利用价值不高,限制有效利用。需要对养殖场产生的固体粪便和液体粪污进行全量收集、密闭贮存发酵,缩减处理环节,配套相应的还田机械,降低劳动强度,同时优化施肥方法,减少养分损失,提高畜禽粪污利用价值。

需求编号:51

需求名称:粪肥养分含量及关键指标快速检测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由于畜禽粪污种类多、成分复杂,养分含量变异大,传统的粪肥养分含量及关键品质指标分析依赖实验室化验,分析成本高,过程繁琐,耗时长,无法指导现场精准科学施肥。需要建立现场、在线、实时同步快速分析的方法,及时掌握粪肥含量及关键品质指标,解决粪肥成分检测周期长与还田生产农时紧迫之间的矛盾。

需求编号:52

需求名称:沼液与水肥一体化结合的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我国沼肥年产生量4亿吨,沼液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养分,而且70%以上的氮素为铵态氮,兼具速效性。目前沼液应用以漫灌和喷洒作基肥为主,利用效率低,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能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解决沼液对首部过滤器及末端的堵塞和腐蚀问题,沼液的利用空间和利用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

需求编号:53

需求名称:秸秆还田导致下茬作物播种或插秧质量差问题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播种时,受秸秆影响,种子不能与土壤充分接触,易产生悬空苗,当温度过高,容易出现死苗、僵苗,导致基数不够;插秧时,秧苗插在秸秆上,易导致秧苗成活率降低和秧苗素质下降。

需求编号:54

需求名称:秸秆还田加重病虫草害发生问题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近年来,秸秆还田导致田间菌源、虫源、杂草种源积累,造成如小麦茎基腐病、玉米螟、大豆根腐病、水稻二化螟、稗草等病虫草害问题加重,防治成本加大。急需开发有效的应对技术,减少秸秆还田对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需求编号:55

需求名称: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及配套轻简化应用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减少传统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增温保墒、抑制杂草、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大面积应用仍面临降解速率与作物各生育期水分温度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产品稳定性不足、难以适应机械化作业需求,生产成本高、增加农户种植成本负担,耐候性受光照条件、栽培模式及覆膜时间等因素影响大等问题。急需进一步优化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开发降解速率可控、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地膜材料与机械覆盖设备的适配性,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需求编号:56

需求名称:滨海滩涂新垦耕地地力快速提升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近年来,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大力推进垦造耕地计划,特别是滨海围涂区新垦造耕地面积大,且集中连片,是今后补充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主要后备资源。滨海新垦造耕地土壤肥力普遍较低,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g/kg左右、pH值8.5左右,土壤盐碱化严重,不适宜快速投入农业生产,但随着城市化推进,优质耕地不足,对新垦造耕地土壤地力进行快速培育已是当务之急。

需求编号:57

需求名称:盐碱地低耗水高效脱盐产能提升关键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在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传统大灌大排盐碱地治理消耗水量大、不可持续;二是盐碱土壤中的盐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亲水性,盐分在土壤中的迁移较为缓慢,单纯采用灌溉洗盐,脱盐效率较低;三是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结构失衡、地下水位上升,增加土壤次生盐碱化风险,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急需研究盐碱地低耗水高效脱盐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

监测预警

需求编号:58

需求名称:全国大尺度高分辨率农田需水测报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干旱缺水对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威胁长期存在且不断加重,作物用水需求监测与科学调水、科学灌溉、抗旱减灾息息相关,目前全国作物需水测报技术不完善,难以实时获取作物灌溉用水过程监测数据,卫星遥感产品特别是国产卫星的产品开发应用不足,急需全国大尺度(如流域或灌区)高分辨率农田需水测报技术,开发基于作物需水的农业用水服务平台。

需求编号:59

需求名称:适用于田间巡查的病虫害精准识别与智慧测报技术和设备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目前生产中对虫害的监测主要依靠田间人工巡查和物联网识别技术,但人工巡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巡查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巡查结果受巡查人员个人经验、专业水平的影响,难以保证高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病虫图像智能识别还存在受光照、角度、背景等因素影响导致图像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易出现不识别或识别错误的问题。急需加强智慧测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以提高病虫测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需求编号:60

需求名称:褐家鼠精准预测与综合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褐家鼠是我国为害最严重的害鼠之一,广泛分布于除西藏外的各省(区、市),具有家野两栖特性,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发生广泛。过去农区鼠情监测及鼠类防控均是针对所有鼠类进行,对活动范围广、为害周期长的褐家鼠效果不佳,影响了褐家鼠的预测预报及防控工作。迫切需要建立符合褐家鼠为害特点的精准预测预报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提高褐家鼠监测与防控技术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需求编号:61

需求名称:苗情和墒情高精度监测预报技术

涉及作物:主要农作物

内容描述:一是当前苗情和墒情监测技术中卫星遥感虽能大面积覆盖但分辨率有限,无人机遥感灵活性高但监测范围相对较小,地面站点数据精准却分布不够密集,覆盖范围小,各数据源之间缺乏高效的融合机制与精准的校准方法。二是缺乏基于结合气象、土壤质地、作物生长特性等多因素的大数据分析,不能满足提前研判苗情和墒情变化趋势的要求,对科学灌溉、稳粮保供支撑效能不足。

需求编号:62

需求名称:柑橘黄龙病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治技术

涉及作物:柑橘

内容描述:柑橘黄龙病是影响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检疫性病害,该病害发生隐蔽性强、扩散速度快,一旦传入果园易造成毁灭性损失。加强对该病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治对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急需建立及时高效的柑橘黄龙病监测和配套应急防治技术,提升黄龙病的防控实效。

需求编号:63

需求名称:丘陵山地柑橘果园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分级防控技术

涉及作物:柑橘

内容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橘园易遭受低温冻害、高温热害、干旱等气象灾害影响,限制柑橘正常生产和产量、品质形成,威胁柑橘产业安全,给橘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丘陵山地橘园小气候的精准预报及灾害预警不足、不同等级气象灾害的对应防控措施缺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