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阳市夏玉米抗干旱防高温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2025-07-31 来源:南阳市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目前,我市夏玉米陆续进入抽雄吐丝期,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周,我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局部38℃40℃以上,高温与部分玉米田缺墒叠加,将出现夏玉米花期高温灾害风险,造成作物花粉活性下降,降低结实率,严重时雌穗分化受阻,吐丝延迟或不畅,出现空秆秃尖。应对高温干旱天气,要立足抗干旱防高温,全力落实浇水保苗、肥水并进、病虫防控、一喷多促等措施,突出抓好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最大程度减轻玉米灾害损失。 

一、合理灌溉,补墒降温

干旱地块要坚决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坚持早浇一天是一天、能浇一亩是一亩,突出早浇和浇透,一水是保苗水、必须浇,二水是接力水、尽量浇,三水是丰收水、看天浇。针对灌区覆盖的地方,要统筹安排用水计划,持续开闸放水,科学调度水源,服务抗旱;高标准农田区、井灌区要通过原有灌溉机井、新打抗旱井等形式全力组织抗旱浇水;对灌溉条件不好的地方,要鼓励群众挖沟引渠、疏浚清淤,尽可能扩大灌溉面积。补墒的同时,可降低田间温度,预防35℃以上高温造成花期不育或花粉活力下降形成的花粒现象,保障雄穗正常发育和花粉活力。

二、科学追肥,促进植株生长

结合浇水,要科学追肥,促进茎秆健壮和雄穗分化。根部追肥以尿素为主,叶面喷施可选用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减轻高温影响,提升花粉活力及授粉率。如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可采用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或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芸苔素内酯、腐殖酸等,增强植株耐高温干旱能力。

三、辅助授粉,提升结实率

高温干旱易导致玉米授粉困难,出现秃尖、缺粒等问题。在玉米雌穗吐丝后,因地制宜采用无人机低空飞行扰动、竹竿赶粉、拉绳抖动等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结实率。

四、防病治虫,防灾减灾

重点关注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粘虫、大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等局部重发和流行危害风险。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统筹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手段,大力发挥专业化植保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做到应防尽防、应治尽治,坚决遏制暴发危害。在做好抗旱保秋工作的同时,要及早制定预案,防范旱涝急转和洪涝风雹等灾害。同时,天气炎热,灌溉、追肥、防病治虫等农事操作宜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避免高温中暑,确保人员及农作物安全。

五、一喷多促,增加粒重

玉米生长中后期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虫杀菌剂等混合喷施进行一喷多促,可实现防病治虫、促进灌浆、防止早衰、提高产量等多重效应。准确把握大喇叭口至乳熟的窗口期,联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无人机飞防,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喷药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时段造成药害。 

 

南阳市夏玉米抗干旱防高温技术指导意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