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党建红”引领“产业兴”“桃联盟”破题“振兴卷”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考卷上,南召县纪委监委驻太山庙乡梁沟村工作队以“党建红”引领“产业兴”,书写乡村振兴的立体答卷。
7月21日,记者在太山庙乡梁沟村千亩桃林看到,不仅是枝头的“金果累累”,更是组织振兴筑基、产业振兴赋能、人才振兴蓄力的生动缩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以桃为“媒”,点燃产业振兴星火,照亮乡亲们幸福生活的动人故事。
直播现场音:“我们这个长寿桃大家听一下,这个寓意就非常的好,个大饱满、白里透红,基本上红色覆盖占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
镜头前游刃有余的主播,是南召县纪委监委派驻太山庙乡梁沟村的驻村工作队员们。这支被村民亲切称为“铁军”的队伍,深知“产业是根,销路是魂”。面对该村优质蜜桃“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工作队主动“触网”,化身“带货主播”,把桃香“流量”变致富“留量”。
南召县纪委监委驻太山庙乡梁沟村第一书记冯俊杰说:“这是我们的助农直播现场,我已经直播三四个小时了,这个桃子呢,叫长寿桃,是我们这里比较独特一个桃,口感和品相都上乘,这么好的桃子我怎么也得给乡亲们吆喝吆喝吧。”
“铁军”的帮扶,正在梁沟村催生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姜海军头脑灵活,是村里较早尝试规模种植的能人,驻村工作队不仅为他提供了科学种植的技术指导,提升桃果品质,更将他纳入电商助农体系,手把手教授直播带货技巧,使他迅速从“桃农”成长为既懂种植、又擅营销的“行家里手”。
南召县太山庙乡杨燕家庭农场负责人姜海军告诉记者:“今年我一共种有六十多亩桃,驻村工作队帮助咱们产业,还帮助我们直播卖桃,他们都是我们致富的底气,预计今年能达到三十多万元。”
小桃子撬动大产业!该县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巧借电商“新引擎”,攥指成拳聚合力,统一品控、包装、品牌、物流,让梁沟村桃子“身价倍增”;组建专业合作社,统一技术、拓市场,优化结构强“筋骨”。目前,梁沟村桃子核心种植区已发展至1200余亩,连片种植蔚为壮观,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县纪委工作队驻村10年以来,思路灵活,先是指导我们村发展桃产业,工作队带头搞直播,教我们用手机卖全国!现在‘长寿桃’成了金字招牌,订单雪片般飞来,价格涨三成。”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村委会主任杨怀林说。
“授人以渔”方能持久。工作队深知,要让致富动能持久,需要点燃村民的内生动力。他们定期从产业发展思路、栽培管理技能、新品种培育到电商操作、直播技巧等进行培训,形成了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格局。二十多个优良品种有效拉长了鲜桃的市场供应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曾经的“桃农”纷纷变身“新农人”,手机屏幕成为连接山乡与世界的“新窗口”。
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云太桃园负责人王玲献告诉记者:“目前,梁沟桃子交易市场采购的客商有广东、湖北、四川等省份,日交易量可达一万多斤,周边影响三个乡镇、十几个村,因为我们的桃子品质好,梁沟的沙土地适应种桃,坚持使用生物肥,种出的桃子甜度高、广受好评。”
品质铸就金招牌,工作队协调省、市农科院专家,引入精品种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严苛分级,推动产品从“提篮小卖”升级“精品订制”,成功打入京沪穗高端商超。如今,资源整合抱团暖,果农增收尝“甜头”,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杨怀林说:“梁沟村成立优质桃交易中心,创新进货车辆通道,以云太蜜桃为龙头,融合艾草车间、生态生猪养殖等多元新业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价值持续提升,创造村集体经济收入23.5万元。”
该乡梁沟村蜜桃产业的“一池春水”,不仅滋养了本村百姓,更漾开了层层涟漪。在纪委驻村工作队的谋划推动下,该村联合周边三个乡镇十多个村成立了交易中心,通过共享梁沟村模式 、共建冷链枢纽、共拓多元销路等模式,开展电商培训全域覆盖、统一品牌提升溢价;商超直供、集团订单、深加工三轨并行,筑牢抗风险堤坝,从而以 抱团聚力破题乡村振兴。昔日沉寂的山乡,正奏响一曲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激昂乐章。
南召县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张继伟表示:“联农带农是核心,产业振兴是基石。我们纪委驻村工作队,不仅要当纪律的‘守护者’,更要当发展的‘助推器’!用梁沟的‘点’,带动周边的‘面’。通过联盟,我们实现了技术共享、渠道共享、品牌共享,让‘梁沟经验’变成‘共同财富’,让小农户真正嵌入大产业,确保‘种得好’更能‘卖得俏”,实现稳定增收、长期受益。这就是我们‘接力奔跑’的意义所在。”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最初的桃园规划、技术引入,到如今的电商赋能、联盟壮大,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纪委干部“驻进村里、扎进地里、暖进心里”的为民情怀和“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传”的坚定信念。这份情怀,正是燎原星火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