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强对流气象条件下稻田如何管理?
近段时间,我省大范围地区经历了酷热天气,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并预计此次高温闷热天气还将持续。
在持续高温晴热天气下,水稻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针对此次异常天气情况,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南阳综合试验站专家特向水稻种植户提出以下几点田间管理建议:
目前,南阳稻区水稻大都处于分蘖末期及孕穗拔节期。这两个时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需要加强管理措施以应对异常气象条件。
分蘖期是水稻构建群体结构的关键阶段,高温会加速植株蒸腾、水分蒸发,很容易因水层薄、高温烫煮而引起僵苗,使分蘖芽分化受抑,分蘖数减少,同时杂草和虫害(如稻飞虱、二化螟)易爆发。
此期管理要点:(1)以水调温,适度晒田控旺:小苗机插稻和直播稻田要以表土湿润为主,表土水分不足时在傍晚灌水或夜灌日排,通过水层调节地温,保持根系活力。避免长期深水淹灌导致根系缺氧、烂根。在分蘖数达目标 80-90% 时,排水晒田 3-5 天,至田面微裂、白根外露、叶色初褪淡,即复灌一次1-2厘米的薄水层,待落干后再晒。(2)巧施孽肥,增施硅钾肥:群体正常的稻田一般不再施分蘖肥,但迟栽迟发、群体严重不足的田块还要酌情追施速效氮肥,灌上水层后在傍晚追施且保水2天以上;另外,叶面喷施硅肥和 0.2%-0.3%磷酸二氢钾,能显著增强叶片和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水稻耐高温、抗旱、抗病虫能力。(3)病虫草防控:高温下杂草生长快,结合追肥喷施双草醚、氰氟草酯、恶唑酰草胺等苗后除草剂。同时注意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避免在高温时间打药。
孕穗抽穗期是水稻对高温最敏感的阶段,孕穗期高温导致部分颖花停止发育或退化。抽穗前后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温≥35℃,尤其开花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1点)遇高温,花粉活力急剧下降,导致授粉不良,空秕粒大增,也就是高温热害。
(1)深水灌溉,以水调温:这是最关键的措施,田间保持 5-10 厘米深水层,水层越深,降温效果越好,可使穗部温度降低 2-3℃),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日灌夜排。(2)叶面补肥:孕穗期喷施 0.2-0.3% 磷酸二氢钾 + 0.1% 硼肥混合液,增强花粉活力和抗热能力;也可添加芸苔素内酯和氨基酸等,可提高植株自身对逆境的抵抗和修复能力,调节生理机能,缓解高温胁迫。(3)病虫害重点防控:高温干旱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需密切监测。抓住关键防治窗口期(如破口前5-7天防治穗颈瘟、稻曲病)。 南阳市农业科学院 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