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国先进工作者胡银庆—扎根田间 科技助农

时间:2025-07-08 来源:南阳日报 阅读次数:

全国先进工作者胡银庆—扎根田间 科技助农

人物简介:胡银庆,中共党员,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座右铭:兢兢业业守初心,担当奉献护农情,俯身向农共耕耘,农民利益无小事。

人物荣誉: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个人贡献奖获得者、河南省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全媒体记者 李佩佩

清晨6点半,卧龙区潦河镇的豆田里,胡银庆俯身拨开叶片,指尖捻着虫痕,为焦急的农场主开“药方”,脚上那双胶鞋已沾满泥泞。

34年来,他头顶烈日,脚踏泥土,以汗水浇灌希望,用科技助力丰收。他用胶鞋丈量了南阳83个小麦监测点的每寸土地,草帽遮挡过无数骄阳骤雨。他主持引进重大技术模式8个,推广面积5000余万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前沿,他用科技筑牢粮仓的坚实底座。

金穗丹心

党建铸魂强根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胡银庆深知,党性修养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无论是在办公室挑灯夜战,研读政策文件,还是在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技术,他都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

作为单位党支部书记,胡银庆更是扛起党建第一责任人的重担。他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路径,将党支部建设与农技推广工作紧密结合。打造“金麦穗”党支部品牌,引领党员干部在农业生产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多次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的一面旗帜。2023年,该党支部被评为创建“五星”支部引领模范机关建设全市18个创建示范点之一,2024年又被评为南阳市直机关先进党组织。

良技良田

创新深耕丰粮仓

他带领团队一年编发《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和减灾防灾等技术资料3万余份,相关做法全省领先。

在镇平、宛城等县推广夏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15万亩,破解了种粮大户的水肥管控难题,相关技术被列为市级主推技术。2019至2021年度,胡银庆带领团队在全市引进推广主要粮食作物减药增效技术,小麦、玉米三年累计推广1592.5万亩,增产小麦36165.3万公斤、玉米24262.7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参与省市试验示范项目20余项,建设196个示范方,大大提升了农技推广队伍的能力素质,培训了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了南阳农业新质生产力。

《南阳盆地粮食作物绿色轻简化集成技术》获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等荣誉,《小麦干旱防控技术规程》等9项地方标准惠泽千万农户。他还研发出《一种低产田麦草轮作增产方法》《一种提高暖温带地区百喜草发芽率的方法》《一种稳定贴地的调平旋耕机》等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围绕全市农业重点工作,先后调研撰写了“科技兴农决策参考”调研报告30余篇。

田埂情深

足迹丈量为民路

“农技110!”——这是胡银庆立下的铁规:县里问题2小时到场,中心城区问题1小时内响应。办公室墙角三件“宝”——胶鞋、雨鞋、草帽,是胡银庆征战田野的“铠甲”。

卧龙区潦河镇家庭农场主凌晨求助麦苗发黄,他带队直奔现场,诊断黄花叶病后当场开“药方”。家庭农场主至今感念:“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胡主任亲自调试机具,玉米不减产,每亩还多收500元!”

3年来,他带领团队600余次走进“天顺农场”“高新洋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微信秒回技术咨询;开设“双提农技小课堂”年培训24期,依托北京农学院教授工作站培养本土人才;通过微博、微信、报纸和电视广播等开展科技志愿服务20余万人次。累计培训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1.2万人次,为农民解疑答难1.6万人次。在他带领下,团队涌现全国荣誉获得者2人、省级荣誉获得者8人,市农技站屡获省市先进单位称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胡银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农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胡银庆说,下一步,将带领团队围绕智能化、绿色化、轻简化开展农技推广研究和服务,进一步推动农技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粮食安全的最前线,这位农业“老黄牛”以科技为犁,以初心为种,在广袤田野写下“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