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烟叶生产进入关键时期,部分烟区特别是豫中、豫西等地可能遭遇干旱、大风天气,应结合实际科学应对—— 分类抗旱培土护根 筑牢烟叶稳产防线
□李致新 韦凤杰 王龙飞
未进入旺长期的烟田,由于烟株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能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即可。较干旱的烟叶产区,团棵期以前以中耕蓄墒为主,防止土壤板结和草荒,刺激根系下扎,不提倡浇水灌溉,以免造成烟株根系发育抑制、受损或诱导病害。
已进入旺长期的烟田,由于烟株需水量较大,应及时浇灌抗旱。提倡滴水灌溉,以早晨或傍晚时段为宜,避开每日10∶00—16∶00高温时段,滴灌带要与烟株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坚决杜绝对着烟株根部滴灌。高温时段灌溉有两大危害,一是初期冷水会致使根系受寒,抑制根系发育甚至诱发病害,二是灌溉后湿热的土壤环境易造成根系表层烫伤,诱发病害。不鼓励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根茎类病害传播。
进入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中午时段烟株根系膜下温度常超过40℃。而烟株根系在低于12℃、高于30℃时吸收养分、水分的功能丧失甚至坏死。因此,团棵后期要趁墒揭膜,并及时培土,培土后垄体要覆盖3—5厘米新土,垄高30厘米以上,既改善根系微环境,也起到预防后期旱涝急转排水不畅的作用,提升烟田抗风险能力。实施粮烟复合种植的豫中烟区,在小麦收割后及时开展2—3次灭茬培土,增强烟田抗旱能力。
鼓励烟农开展绿肥种植,既起到土壤改良保育作用,又可以降低地表温度,保护根系发育。可种植紫云英、苜蓿、红薯等浅根作物,播种期选择在烟株刚进入旺长期,播种量听取烟站技术人员指导意见即可。
当前,我省各地小麦陆续收割结束,蚜虫迁飞至烟田的数量和机会大大增加。要及时开展高效蚜虫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病毒病和根茎类病的防治。烟叶种植集中区域,烟农要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好统防统治。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吡蚜酮以及苦参碱、印楝素等药剂。如遇冷雨或低温天气,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营养补充剂,提升烟株抗性。防治病毒病,可选用氨基寡糖素、宁南霉素等生物农药或辛菌胺醋酸盐水剂等化学药剂。已经有根茎类病害发生的烟田,要先清除病株并及时开展药物灌根,预防后期遭遇湿热天气引发大面积蔓延。防治烟叶黑胫病,可选用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等药剂。防治根腐病,可选用嘧菌酯霜霉威、氯溴异氰尿酸、甲基托布津等药剂。
防治病虫害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克服农药依赖症,摒除用药盲目性,防止超量使用、农药混配不当、用药时机不当、防治时间不当等问题发生,尤其对一些营养类、调节类药物,要谨慎使用。禁止使用烟田除草剂。对土传病害,以灌根施药为主,对风传病害或地上害虫,要对烟叶正反两面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