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我省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时间:2025-05-16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丁需学 曹相飞 通讯员 杨真真)5月14日,在叶县保安镇暴沟村金灿灿的麦田里,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入机器,收割、脱粒、除杂。

  “保安镇地处叶县南部山区,小麦成熟比较早。今年,保安镇共种植小麦5.8万亩,截至目前,已收割2000余亩,预计到5月底将全面完成收割任务。”保安镇常务副镇长秦晓柯说。

  叶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96万亩。为确保夏粮适时收获、秋粮适时播种,叶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充分动员广大农户紧抓晴好天气,加快夏收进度,做好夏收作业机械调度和机收减损工作,提高联合收割机效能,随时掌握机收进度、农机供需状况。

  截至目前,叶县已组织800余台小麦收割机,全面投入“三夏”生产作业。自5月11日起,南部山区小麦开始陆续收割,全县小麦收割工作正由南向北有序进行。

  邓州市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国宏 见习记者 高磊 通讯员 杨清令)5月13日,邓州市罗庄镇任岗村的金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隆作响,运粮车往来穿梭,罗庄镇迎来了今夏麦收“第一镰”。

  在小麦收割现场,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农机手海建洲告诉记者,他已经连续18年为罗庄镇的麦收“第一镰”全心服务。“三天前,我就从西安赶到邓州,为麦收工作做足了准备。”海建洲说。

  “目前,从机械组织、粮食收储到志愿服务,我们都已准备就绪,全力保障‘三夏’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全镇6.58万亩小麦能在预计时间内颗粒归仓。此外,我们还提前谋划了大豆、花生、玉米等秋粮作物的种植工作,通过宣传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项目,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罗庄镇党委书记吕兴让说。

  邓州市作为“超级产粮大县”,今年种植小麦220万亩。随着罗庄镇喜开“第一镰”,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周,邓州市其他乡镇的小麦也将陆续进入收割期。

  郏县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丁需学 曹相飞 通讯员 张鸿雨)5月14日上午,郏县茨芭镇东姚村村民姚次学种植的3.5亩小麦开始收割。

  “今年与去年相比,产量还可以,籽粒都是饱满的。”看着从联合收割机上流下来的小麦,姚次学说。

  据介绍,郏县今年共种植46.6万亩小麦,目前已陆续进入收割期。为保证麦收顺利进行,郏县农机中心及各乡镇积极组织落实农业机械,并对作业机械进行科学调度、统筹配置,截至目前,县域内486台联合收割机已全部完成年检。

  “下一步,我们计划再从外地引进260台左右的联合收割机,同时加强与交通运输、气象及外地农机部门的对接协调,成立跨区作业服务站,确保小麦颗粒归仓。”郏县农机中心主任刘世杰说,预计6月5日全县完成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