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鸡喝牛奶听音乐 浮夸营销不可取

时间:2025-05-14 来源:南阳晚报 阅读次数:

近日,上海一家高端餐厅因半只鸡售价480元引发热议。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向店员质疑“你说这鸡是喝着牛奶、听着音乐长大的?”并表示贵一点可以接受,但这种说法是在忽悠人。而店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称:菜都明码标价,其中的确有一道480元半只鸡的菜品,鸡确实是喝牛奶、听音乐长大的。

且不说鸡是否懂得欣赏莫扎特,光算经济账就有些离谱。按整鸡960元算,价格是普通肉鸡的20倍。就算用有机饲料喂养,再加音乐熏陶的噱头,成本也撑不起这么高的溢价。有网友调侃:“这鸡的生活质量比我都高,喝的是特仑苏还是金典?”看似玩笑,其实反映了消费者的疑虑:所谓高端养殖,是真有其事还是精心包装的营销话术?

有些商家很懂“讲故事卖货”的套路。从日本神户牛到法国鹅肝,从听音乐长大的鸡到喝矿泉水的蔬菜,这些农产品“贵族化”叙事的模板如出一辙。给食材附加艺术属性,用拟人化故事制造稀缺感,再依靠社交平台传播,最后让消费者买单。虽说营销方法可以百花齐放,但前提是商品品质要对得起故事包装,故事也要有证据来实锤,而不能变成收割智商税的幌子。

值得注意的是,顾客在视频中表示价格高可以接受,但无法容忍被忽悠。这反映了消费者的普遍诉求:人们不排斥为高端食材支付高价,但要求信息真实透明。事实上,在社交媒体时代,商品的价格早已超越物质层面,餐饮中人们消费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有附着其上的社交属性。但关键是,商业营销背后的故事能否经得起推敲。

问题恰恰在于,有些炒作明显违背常识。神神道道的拟人化养殖故事,本质上是在利用公众的知识盲区。试想,若商家宣称“吃人参长大的鸡”,是否就能堂而皇之地定价超千元?人们愿意为品质买单,却未见得愿意为虚构的概念交冤枉钱。

事件中,尽管商家强调“明码标价”,但关键信息仍不透明。顾客有权知道480元的鸡究竟贵在哪里:是养殖成本高,烹饪工艺复杂,还是品牌附加值大?若养殖方式被证实造假,则可能涉嫌虚假宣传。监管部门需要及时介入调查,厘清营销话术与事实之间的边界,不能用故事来欺诈消费者。

商家与其在编造故事上费心思,还不如把精力放在食材溯源、口味研发这些基本功上。消费者也要明白,为体验买单无可厚非,但别为虚无缥缈的概念交智商税,毕竟,再动听的话术也比不上真材实料带来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