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市12345热线数智赋能、精准预警、科学防控—助力抗旱守护粮仓

时间:2025-05-07 来源:南阳日报 阅读次数:

本报记者 李 辉 通讯员 张 天

“三台机井均无法抽水,且电压波动导致设备频繁跳闸……”“春灌作为小麦增产的关键阶段,急需水源灌溉,能否尽快派遣维修人员检修机井?”“水渠已干涸见底,能否尽快安排放水?”……

因持续少雨,3月份以来,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市12345热线)接到全市各县市区2000余名群众告急求助。

民声诉求急如令,热线回应纾民困。市12345热线迅速搭建起民声一线抗旱“指挥部”,以热线智能化平台为“总枢纽”,以覆盖市、县区、乡镇1363个承办单位的办理网络为“联络站”,精准预警指导,科学统筹资源,跟踪督查实效,用热线数据引擎为全市千万亩良田构筑起抗旱保收的坚实防线。

市12345热线依托大数据分析平台,对涉干旱类诉求工单深度挖掘统计,汇总农田干旱、灌溉缺水、机井损坏等集中热点问题,建立诉求问题为线、属地区域为点的“抗旱点位图”,锁定宛城区、唐河县、方城县等旱情高发区域,锚定机井损坏、沟渠缺水等难点堵点问题。在市12345热线《热线日报》及“南阳12345”微信公众号《民意聚焦》专栏发布预警提醒,推动属地政府建立“水源预储、设备预置、电力预保”等三预机制,推动涉旱情类诉求由“未诉先办”向“统防统治”升级。

市12345热线将“抗旱保收”作为4月份“每月一题”专题,以领导干部现场接听活动为推动载体,将涉旱情类群众诉求直通领导接听专席,建立领导接听专项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压缩办理时限,并将解决落实情况形成专报呈接听领导阅示,形成“即接即办、专项办理”的高位推动局面,实现“办好一件事”“解决一类事”的成效。

据市农业农村部门数据,目前,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9999.55万元,排查灌溉设施7万余处,实现灌溉面积1266.22万亩。在这场与旱情赛跑的攻坚战中,市12345热线以民生诉求为“导航仪”,以数据平台为“总引擎”,为我市抗旱保收工作赋能助力,为守护中原粮仓、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