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希望奔丰收
眼下,全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也是夏粮生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一场紧张而有序的麦田管理行动在中原大地全面展开。
高度重视全面部署
“麦望三月雨,最怕四月风”。当前,河南小麦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然而,近期我省多地持续出现晴热天气,加之大风天数多,多地土壤墒情不足,若持续干旱,将导致小麦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锐减,进而影响夏粮产量。
面对旱情,我省高度重视,全面部署抗旱浇麦工作。
4月7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浇麦工作的紧急通知,督促各地把抗旱浇麦作为当前的紧急工作来抓,并组织9个小麦“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工作指导组分赴全省各地,示范带动农户科学开展抗旱浇麦。
河南黄河河务局春灌工作也较往年提前启动。春灌启动后,引黄日均流量从最初的50立方米每秒提升至最高单日约200立方米每秒,目前日均引水流量稳定在150至200立方米每秒。
同时,财政部门积极提供资金支持,支持各地迅速开展抗旱浇麦、保粮稳产工作。
积极行动为麦“解渴”
“旱了得赶快浇,不能让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减产!”4月15日,荥阳市高村乡穆寨村的一块麦田边,种植户丁新民看着汩汩清水流进地里舒了一口气,“俺家这7亩地,今天浇过第二遍水,收成就有盼头了。”
放眼中原广袤田野间,随处可见农民浇水的身影,而科技的力量也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灌溉模式。
“一次能浇9亩地,水喷出来就像下雨一样。”民权县褚庙乡种粮大户刘振军拿手机拍着视频炫耀麦地里的新装备。
“灌溉无死角,随时可以浇,出水呈面状,不会因风吹造成浇地方向偏移,还能做到水肥一体化……”这一套具备防风防沙功能的喷雾灌溉设施,让刘振军夸了又夸。
如今每次浇水,刘振军都会在最后一个小时内,先用半个小时加肥料,再用半个小时冲清水,水肥利用率比传统设备提高30%以上,而且还不用施底肥。
“一喷三防”护航夏粮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一喷三防’不仅可以防病虫害、防干热风,还能防早衰,对于促进小麦灌浆、增加粒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说。
当前,全省各地在积极组织抗旱浇麦的同时,“一喷三防”工作也正在同步推进。
4月16日,南阳市杨集镇代庄村种植户屈金全看着空中正在作业的植保无人机说:“市农业农村局的驻村工作队不仅为我们请来了专家,还免费提供无人机打药。”
连日来,信阳市平桥区、淮滨、息县、固始、罗山等区县,专业农技人员操作着装满调配好药剂的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进行喷洒作业。
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距离麦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关关难过关关过,确保今年夏粮生产再夺丰收。”郭天财表示。(记者 刘一洁 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