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我省构建乡村富民产业新格局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王侠)4月16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我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2025年至2027年,我省重点培育粮食、畜牧渔业、油脂油料、特色果蔬、乡村农文旅、乡村商贸流通服务业等6大产业集群和小麦、玉米、红薯、生猪、肉牛、奶业、渔业、花生、大豆、特色油料、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乡村特色手工、乡村文旅、乡村商贸物流、乡村服装加工贸易等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
《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7年,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目标为:聚焦6大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培育18条乡村富民产业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
《方案》明确:根据各地实际,落实好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能级;做强龙头企业,丰富市场主体;强化科技赋能,增强发展动力;提升质量标准,做强区域公用品牌;突出联农带农富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5项推进措施。
具体推进机制为: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乡村富民产业链链长制,分管省领导担任总链长,省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粮食和物资储备、林业部门和省农科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分别为链长责任单位,由厅级领导担任链长;强化分级指导,省、市两级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强业务指导、项目扶持、示范带动,促进规划、政策、标准等有效衔接,形成高效指导和促进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方案+图谱+清单”制度,分链编制产业链培育方案,绘制产业链图谱,建立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重点短板清单、重点事项清单等并动态调整,组织按图施工、照单作业;健全协同体系,全面梳理重点产业链行业协会组织,分链组建或完善行业协会,搭建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