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力推进抗旱浇麦暨“一喷三防”工作 全力打好夏粮生产保卫战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刘婷婷 赵博)4月14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抗旱浇麦暨“一喷三防”视频调度会,会议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小麦生产和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梳理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对当前抗旱及后期管理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安排。
“各地在抗旱浇麦和‘一喷三防’工作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抗旱浇麦方面,各地见势早、行动快,党委、政府及早部署,农业农村部门靠前调度,豫北地区3月下旬就开始组织大面积抗旱浇灌。同时,措施实、力度大,各地加密监测,省市派出指导组、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协调多部门调剂水源、人工增雨。”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4月1日以来,全省已累计浇灌3090万亩次,周口、新乡、安阳、焦作、许昌、漯河等地浇灌面积大、占比高。
然而,当前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地区旱情持续发展,部分群众存在靠天等雨思想,据天气预报4月18日全省会有一次降雨过程,但雨量不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且后期还可能面临“干热风”、倒伏等灾害风险。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着重强调,夏粮生产是全省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也是重头戏,现在距离夏粮收获不到50天,这一阶段防灾减灾工作不容有失。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树立风险意识,立足最不利情况,着眼最大灾情,时刻紧绷防灾减灾这根弦,“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一线督,层层压实责任,以超强力度、超常举措,坚决打赢抗旱浇麦这场硬仗,切实实施好后期“一喷三防”,打牢夏粮丰收基础。
在全力组织抗旱浇灌方面,当前小麦生产的重中之重是抗旱浇麦,要做好宣传发动,向农民讲清干旱危害和抗旱紧迫性;要做好服务保障,农业农村部门要开展农田机电井排查检修,加强与水利部门沟通,加大水库下泄流量,为井电不配套地区做好供电和用油保障;要做好技术落实,动员群众尽早浇足浇透,满足小麦水分需求。
在加快推进“一喷三防”方面,要加快采购进度,适时组织喷防,赤霉病喷防的关键时期就是齐穗至扬花初期,一旦错过时机再喷防,就起不到防病的效果。今年小麦抽穗早,齐穗时间比往年早2—3天,4月18日的降雨过程尽管降水量小,但仍然会增加赤霉病发生风险,各地要坚持齐穗打药、主动预防不动摇,及时喷药保护,防在浸染之前;要做好质量监管,利用三级力量和信息化平台,加强防治服务作业质量监管,严惩弄虚作假行为;要抓好资金落实,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病虫防控资金,加快资金支付,加大对资金执行慢地区的扣减力度,各地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
在加强督促指导服务方面,省农业农村厅持续派出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分包地市开展指导服务,针对“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又专门成立了9个工作指导组。专家组和工作组要切实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深入分包市县,督促指导各地做好抗旱浇麦的用水、用电、用油保障,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力争对缺墒麦田普浇一遍。对抗旱浇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帮助基层解决。指导各地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属地责任,加快采购进度,抓好作业监管,及时高效开展统防统治,确保不误农时、精准防控。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会同市县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片包乡包村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广播电视、发放明白纸、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科学浇灌措施,培训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抗旱、科学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