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农技中心专家支招预防小麦“倒春寒”
“这块麦田叶片发黄,分蘖少,这是水肥跟不上的表现,需要及时追肥,必要时可以轻灌水,促进小麦生长成穗,预防“倒春寒”......”3月26日上午,在邓州市腰店镇黑龙社区的麦田里,邓州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孙立黎带领技术人员边查看小麦长势,边分析问题并为农户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部分麦田纹枯病、茎基腐病和“倒春寒”预防等问题,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为种粮大户“把脉问诊”精准“开方”。
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3月24日联合发布冬小麦晚霜冻灾害中风险预警,预计3月27日至30日,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最低气温达3—5℃。邓州市出现“倒春寒”风险很高。得知这一预警,邓州市农技中心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小麦长势和病虫危害,因地制宜提出科学的管理意见,切实做好防范“倒春寒”等灾害天气。3月27日,邓州市农技专家组织讲师团来到腰店镇夏楼村协同巡察该村的市委第十巡察组为20多名种粮大户和农民进行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预防“倒春寒”的培训,送去实用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培训现场采用集中授课、现场交流的方式进行,在培训课上,专家围绕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重点推广的关键技术、麦田管理技术以及小麦品种等方面讲授,特别是当前极有可能发生的“倒春寒”进行支招。同时就农户关心的问题逐一解答。“专家简介浅显易懂,我们听得很明白,也学到了很多专业科学的种植技术,对春季小麦管理有很大帮助,这样的活动以后只要有,我必定参加。”种植大户王海波说。
下一步,邓州市农技中心将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联系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开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的田间管理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户科学种植能力,为全市农业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当前极有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现象,农业专家支招:当前,正是邓州市小麦从拔节期过渡到孕穗期的关键时期。3月21日至26日,邓州市气温回升较大,最高气温达到28℃,达到强暖级别,在这个阶段,若遇气温骤降幅度过大,最低温度降至5℃以下时,小麦植株发育受阻,影响小穗小花的正常发育,导致小麦的亩穗数和穗粒数下降,最终造成小麦产量损失。
“倒春寒”对小麦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其带来的损失: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通过天气预报和实时气象信息,及时了解“倒春寒”的预报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合理浇水。在降温前,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应及时灌溉,可小水灌溉一次,要浇匀,但不过量,确保中后期麦田正常生长需求。3、根外追肥,补充营养。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大量元素液肥、氨基酸液肥、芸苔素等,补充植株养分,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降低冻害风险。4、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监测防控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发生。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倒春寒”对小麦的危害,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