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场“倒春寒”河南上下如此重视?
为什么这场“倒春寒”河南上下如此重视?
前天(3月26日)还是艳阳高照,持续高温,很多人已经短袖上阵,在户外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昨天(3月27日),河南迎来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从中午开始,郑州就开始风雨交加。
这场“倒春寒”气象部门早有预报,可以说是如期而至。
“倒春寒”来袭 河南高度关注加强应对
3月24日也就是周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就紧急召开小麦生产视频会,对这场“倒春寒”应对以及当前麦田管理进行安排部署。
会后不久,当天,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就联合发布冬小麦晚霜冻灾害中风险预警:预计3月27日至30日,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全省大部地区冬小麦出现晚霜冻灾害风险较高,其中商丘、安阳和鹤壁大部,洛阳、南阳和周口局部为晚霜冻灾害高风险区。
3月25日,全省小麦生产视频调度会在郑州召开。
我们从会上了解到,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形势整体稳定,但近期气温升降幅度较大,给麦田管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积极防范应对本轮寒潮天气及后期可能面临的干旱、干热风等风险,抓好、抓细小麦生产各环节、关口。
会议还强调,要切实防范应对晚霜冻害,因地制宜落实防范措施,采取浇水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方式,最大程度减轻冻害影响。
与此同时,河南省农业农村系统省市县三级专家奔赴各地麦田一线,现场“把脉问诊”。
为什么这场“倒春寒”如此受关注?
在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的一块麦田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查看当地苗情后告诉记者,因为这个时候麦穗刚刚抽出来,非常的嫩,处于一个生长的敏感期,如果遭遇低温就非常容易冻害。
2013年4月和2018年4月两次“倒春寒”给当年河南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倒春寒”也是黄淮海地区小麦拔节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小麦发生了冻害,如何科学应对?
如果气温最低值到了零度甚至以下,郭天财教授建议,在寒潮过后的三到五天,要到地里面去看一下,扒开小麦穗子,在太阳光下一照是晶莹透亮的,没有失水,这说明幼穗没有冻死,如果幼穗像开水烫过一样,混浊不透明,说明幼穗已经受冻了甚至冻死了。
一旦小麦发生冻害,可以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来进行补救。
对此,郭天财教授也开出了“药方”——对于受冻的这一类麦田,要抓紧一亩地追施20-30斤的速效氮肥,结合浇水,或者是等量的复合肥,来促小蘖变大蘖、大蘖成大穗,同时的话也可以喷施一些叶面肥或者硫酸二氢钾,来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除了“倒春寒” 还要高度关注病虫害
在3月25日的全省小麦生产视频调度会上,还强调要加强重大病虫草害的防控,做到提前预防、防在关键,用好防控资金,加大市县投入,开展市场化服务,扩大统防统治面积,提高防控效果。要保障农资供应,严厉打击假劣农资,开展宣传培训,做好产销对接、物资调运,保障农资不断档、不脱销。要重视后期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做好“防、抗、救”等各项准备,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研究员、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李向东表示,春季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和防治关键期,在防干旱、防冻害的同时,注意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赤霉病等病虫危害,争取一喷多补多促多防,实现高效防控。对此,郭天财教授也表示,春季麦田管理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这样才能巩固发展当前全省苗情持续向好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