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 2025 年春花生生产技术
进了4 月份,过了清明,气温回升、稳定,春花生也即 将进入播种阶段。为进一步提升镇平县春花生种植水平,促 进花生产能提升和种植效益提高,镇平县农技中心结合当地 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制定了《镇平县2025 年春花生生产技 术指导措施》。
一、优化布局,选用良种
利用花生耐旱耐瘠的优势,适度增加在岗坡丘陵地如高 丘、王岗、柳泉铺、遮山等乡镇种粮食产量低、地力水平低 的山坡地、滩坡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合南阳种植的新品种如三花2 号、宛花2 号、远杂9307 、远杂12 、宛花7 号、豫花 22 、孟花 1 号、驻花 2 号、漯花8号、安花3号及高油酸品种豫花37 、三花 6 号等。
二、精细整地,种子处理
深松深耕与浅耕交替进行,一般2-3 年深耕一次,深度 30-33 厘米,打破犁底层,增加活土层;春季浅耕深度在 15-20cm,耙平压实,做到上虚下实。旋耕时,要随耕随耙耢,并彻底清除残留在土内的农作物根茎、地膜、石块等杂物,做到土松、土细、地平、肥匀、墒足,切实提高整地质量。平原低洼地块在花生播种前挖好排水沟,或播种时预留排水沟,汛期来临之前,挖好排水沟。播种前带壳晒种2-3 天,提高发芽率。播种前 7-10 天剥壳,剔除破损、霉变籽粒,选用大小均匀的籽粒。播种前应选择适宜的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蚜虫危害。可选用迈舒平(噻虫.咯.霜灵)、高巧(吡虫啉)+卫福(20%萎锈灵+20%福美双)、或适麦丹(2.4%苯醚甲环唑+2.4%咯菌腈)、或千金粒秀(吡虫啉)+粒得丰(苯醚甲环唑)进行拌种或包衣。 旱薄地或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田块,可在播种前配合药剂拌种添加相应营养元素。
三、适期适墒播种,合理密植
春播花生一般不易播种过早,特别是高油酸花生,对低 温敏感,更不适宜过早播种。普通花生为露地春播的,播期 大约在4 月中旬至 5 月初(地温稳定在 15℃以上),避免倒春寒。地膜覆盖的播期在4 月上旬。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应连续 5 天内平均地温稳定在 18℃以上,相较于普通花生播期应适当推迟。花生播种时底墒要足,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适宜墒情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70%。覆膜花生不宜水分过大,以免造成烂种。播种深度一般3-5 厘米(砂土略深,黏土浅),建议采用起垄种植,一般垄高为 10-15 厘米,垄距为 80-85 厘米,垄沟宽 30厘米,垄面宽 50-55 厘米,利于排水和增温。要保持花生种植行与垄边有12 厘米以上的距离,利于花生下针。播种密度原则是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旱薄地块宜密。一般每亩种植 8000-10000穴,每穴播种两粒。行距 40-50cm,穴距 15- 20cm。整地质量和种子质量均好的情况下可单粒精播,单粒播种每亩密度 13000-15000 株为宜。
四、科学施肥,适时灌溉
施肥原则应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底施化肥可选用尿素 14-18 公斤/亩+磷酸一铵 18-22 公斤/亩或过磷酸钙 50-60 公斤/亩+硫酸钾8-12 公斤/亩,或养分等量的复混肥;底施有机肥可选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一般施用40-50 公斤/亩,农用微生物菌剂施用 2-5 公斤/亩。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 2000-3000kg + 花生专用复合肥(15-15-15)40-50kg + 硼砂 1kg。追肥:初花期苗相差时可亩追施尿素 5-8kg(促苗);下针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促进结荚)。苗期应控水(蹲苗),花针期和结荚期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在60%-70%,不要过干及过湿(遇旱及时灌溉),秋涝时要及时排水,防治积水、烂果。
五、绿色防控,精准调控
草害防控:播后及时喷施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和精异丙 甲草胺等封闭除草,也可用灭草丹、扑草净等防除马唐、牛 筋草、稗草、狗尾草等单子叶杂草及藜、苋、马齿苋等部分 阔叶杂草。花生出苗后,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使用 精喹禾灵、烯草酮、高效盖草能、威霸、双草克、禾草灵,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较重的地块,使用精奎•氟磺 胺、精喹禾灵+乙羧氟草醚、草克星等。
虫害防控:在田间病虫发生初期,及时喷施适宜的杀虫 剂、杀菌剂等进行防治。防治红蜘蛛,可喷施阿维菌素+哒螨 灵(扫螨净)防治;苗期防治蓟马、粉虱、蚜虫等虫害,可喷 施噻虫胺、噻虫嗪等新烟碱类农药或阿维•虱螨脲等杀虫剂; 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造桥虫等,宜在害虫3 龄之前,喷施甲维盐、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推广杀虫频振灯、色板、性诱剂、食诱剂等诱控技术杀 灭棉铃虫、甜菜夜蛾、蛴螬、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降低虫 源基数。
病害防控:叶部病害防控选用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羟 胺、苯甲 · 嘧菌酯等杀菌剂在发病初期或花后 35 天左右叶面 喷施;根腐病、茎腐病和果腐病可选用四霉素、嘧菌酯、咪鲜胺锰盐、三唑酮等杀菌剂; 白绢病可选用噻呋 · 戊唑醇、噻呋 · 吡唑酯、噻呋酰胺、氟酰胺等杀菌剂。
精准调控:在花后 30-50 天,主茎高 35 厘米左右时,叶面喷施烯效唑或调环酸钙等控旺剂防旺长。施药后 7-10 天, 如果主茎高超40厘米可再喷1 次。可根据花生长势,每亩 配合喷施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毫升,调节营养生长和生 殖生长,预防叶部病害。有脱肥现象时,每亩叶面喷施 1%的尿素+ 0.2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30-50 公斤,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六、适期收获 科学贮藏 中低产田后期如出现早衰情况(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应及时收获,避免发芽、落果和黄曲霉毒素污染;一般田块可在下部叶片发黄脱落、荚果网纹清晰,大部分荚果饱满成熟(小果品种饱果率 75%以上,大果品种饱果率 65%以上),趁晴好天气及时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避免过早或过晚,并尽快晾晒或烘干干燥。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后入库贮藏,贮藏期间要注意仓库的温湿度和通风换气,确保仓库温湿度适宜和通风良好,及时检查,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镇平县农技中心 侯宏 邹春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