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省,晚霜冻灾害风险较高,全省小麦生产视频调度会要求—— 抓好田间管理 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时间:2025-03-25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吴向辉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目前,正是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小麦生产形势如何?小麦中后期怎样管理?怎样做好“一喷三防”?3月24日,在郑州召开的全省小麦生产视频调度会上,分析了当前小麦生产形势,对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具体管理意见,指导助力全省全力以赴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做好分类管理  防范春季低温

  “从农情调度情况看,当前我省小麦生产形势整体较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在会议中表示,虽然形势较好,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小麦从现在到收获还可能面临孕穗期晚霜冻害或干旱、抽穗扬花期赤霉病、灌浆期干热风或倒伏等多个关口风险。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3月27日至30日,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省,此次过程降温幅度大、极端气温低,全省大部地区小麦出现晚霜冻灾害风险较高,其中商丘、安阳和鹤壁大部,洛阳、南阳和周口局部为晚霜冻灾害高风险区。

  气温降幅较大,加之部分地区麦田口墒不足,寒旱叠加造成小麦冻害的风险较高。会议提出,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当地最低气温情况,科学研判降温影响,因地制宜落实防御措施。

  防范小麦“倒春寒”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提前浇水。小麦专家提出,对墒情不足麦田,要迅速组织动员广大农民,在低温来临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地面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小麦受冻。

  小麦拔节期,正是稳穗数、促粒数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到位与否,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省农业农村厅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将持续会同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因苗施策,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狠抓“一喷三防”  做好病虫害防控

  据专家会商研判,今年小麦赤霉病在豫南、豫北重发风险高,其他麦区有偏重发生可能,预计发生面积2500万亩以上,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为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我省在年前已向各地下发“一喷三防”补助资金3.86亿元。今年年初,我省及时印发了“一喷三防”实施方案,近期又安排下达了3000万元赤霉病防控资金。

  会议要求,各地一定要牢牢把握农时季节,加快招标进度、及时发放药肥、及时进行喷施。

  在“一喷三防”资金投入方面,各地要专款专用,一分一厘都不能截留、不能挪用。对依靠上级财政资金,还不能做到一喷多促全覆盖的,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加投入,扩大喷防作业面积。

  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进行全面喷药防护。各地要选择服务精、信誉好的专业化飞防服务组织,动员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及时有效喷防到位。

  稳定春播面积  打击制售假劣农资

  我省春播面积常年在260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800万亩。春播面积尽管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中的占比较小,但也关系到秋粮面积的稳定。会议要求,各地要按照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粮油目标任务,抓好面积落实,确保春播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特别是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地区,要确保150万亩面积任务完成。

  同时,要抓好春播蔬菜生产,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提高种植收益。此外,为做好春耕春播工作,我省还将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抽检,联合开展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