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张良蔬菜何以闻名全国 ——探寻鲁山县张良镇蔬菜基地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5-03-03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张良镇连片蔬菜大棚蔚为壮观

  □本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相飞 丁需学 通讯员 乔新强 文/图

  ——· 核心提示 ·——

  鲁山县张良镇是河南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现有16000亩,年产各类新鲜无公害蔬菜近20万吨,除供应省内部分地市外,还销往外地大城市。这里生产的西红柿、川蒜苗已成为闻名全国的主打品牌。眼下,正值春耕农忙时节,记者走进张良镇菜区,深入菜农中间,探寻这一支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的奥秘。

  蔬菜大棚持续“迭代升级”

  “我们这儿的蔬菜大棚与时俱进,历经多轮升级改造,亩均效益也越来越高。”2月27日,张良镇党政办主任于吉良介绍道。

  张良镇种植蔬菜历史悠久,是被誉为皇室贡品的张良生姜的原产地。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前,蔬菜是露地种植。分田到户后,该镇营西村有头脑的菜农彭悦平率先建了一个0.8亩的竹竿骨架薄膜大棚。当年,彭悦平家的西红柿比露地种植的提前了1个月上市,“物以稀为贵”卖上了高价钱。随后,张良镇菜农纷纷效仿,“第一代”大棚登场。

  竹竿骨架大棚有个缺点:风刮日晒折损很快,在多雨的夏季,还得拆掉拉回家里妥善保存,入冬时节再次搭建,非常麻烦。1997年,贺塘村菜农王全立在外地给亲戚临时帮忙时,看到当地的水泥骨架大棚很是新奇。水泥骨架不用担心风刮日晒雨淋,也无须年年拆掉,省时省力。

  于是,王全立就买了一些水泥骨架,运回老家建起了张良镇第一座水泥骨架大棚。这也是张良镇“第二代”蔬菜大棚的开端。

  当然,水泥骨架表面粗糙,很容易磨坏上面的薄膜。2016年前后,适逢钢材价位较低,张良镇部分菜农开始使用镀锌钢管骨架,蔬菜大棚进入“第三代”。

  得益于国家的乡村振兴好政策,近年来,张良镇的湾张村、余庄村、杜庄村、闫洼村、东营村等先后建起100多座标准化暖棚。每个暖棚占地1430平方米,北、东、西面的保温墙是厚达1.2米的土墙,保温效果明显,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新鲜蔬菜瓜果。这属于“第四代”蔬菜大棚。

  如今,张良镇新建的连体温棚,大型机械也可以在里面耕作,大大减轻了菜农的劳动强度。这种连体温棚每个面积有7616平方米,属于“第五代”蔬菜大棚。在几座面积均为2000平方米的玻璃温棚里,夏季有电动风机和水冷散热片降温;冬季从顶部可以伸出一层无纺布保温,比连体温棚更加经久耐用,可以算作是“第六代”蔬菜大棚。四、五、六代大棚亩均效益可达6万元以上。

  “舍近求远”引进蔬菜新品种

  时下,正是西红柿幼苗进入大棚移栽种植的大好时节,在张良镇贺塘村的一座塑料大棚里,菜农辛诺亚给刚刚移栽定植的西红柿苗浇水。“我今年种了七亩半西红柿,是从外地专业育苗公司买的幼苗,那里的菜苗个个根粗苗壮,估计再过50天左右西红柿就能上市了,到时候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辛诺亚说。

  辛诺亚介绍,在张良镇春末夏初的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品种中,西红柿的种植面积最大,有上万亩的规模,但种植西红柿需要提前育苗。“以前我们这儿的菜农育苗,很麻烦,得专门建个菜池,因管理不到位,育出的菜苗更是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影响整体产量。”辛诺亚说。

  山东寿光是全国闻名的蔬菜新品种推广基地,育苗技术早已经实现专业化、产业化,移栽后质量和产量有保证。最近几年,随着种植效益的提升,张良镇更多菜农闻风跟进。目前,该镇每年从寿光购进的西红柿幼苗有2000余万株,能够满足8000亩的移栽需求。从寿光购进的西红柿苗与本地培育的种苗相比,果实提前上市10天,每亩增收2000元,虽然购买菜苗一亩地得花1400元左右,但整体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张良菜农“舍近求远”购买的另一个蔬菜品种是川蒜种。“川蒜种个头比咱们这边的小二分之一以上,不过说来奇怪,张良这边的土地用川蒜种种出的蒜苗格外粗壮,一亩地的产量能达8000斤~10000斤,纯利润在10000元左右,效益更可观。”刘庄村菜农刘红旗说。

  新技术推广“省时省力”

  “这些胶带就是滴灌设施。虽然投资有点大,但浇起水来省时又省力,方便多了。现在,三分之二的菜农都用上了这种设备。”贺塘村菜农李照亮说。

  常言道“一亩园十亩田”,说的就是打理一亩菜园的劳动量相当于打理十亩大田农作物的劳动量,特别是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用水量大,基本上十天半月就要浇一次透水,不同阶段还需要施用不同元素和配比的化肥,十分麻烦。

  “以前浇水,一个人在菜地的边埂上用铁锨挖开一个缺口,让水流进菜畦。如果蔬菜长得高、菜农看不见菜畦的尽头,还需要一个人站在菜畦的另一头观察。现在用上了滴灌设备,就省事多了。”李照亮说,有条件的菜农还购买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浇水的同时还可以施肥,大大减轻了劳动量。

  “主打品牌”畅销全国效益高

  目前,张良镇蔬菜年产值在3亿元左右,主打的蔬菜品牌有西红柿、川蒜苗、紫叶莴苣等。西红柿年产量在8万吨左右,川蒜苗在4万吨上下,紫叶莴苣有8000吨。该镇有3个蔬菜交易批发市场,每逢蔬菜销售旺季,挂着外地牌照的大货车能排成长队。

  该镇营东村蔬菜交易市场负责人周红宇介绍,张良镇西红柿一般在“五一”前后进入销售旺季,可持续40天左右;“川蒜苗”从11月初开始抢鲜售卖,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节前后,蒜苗装进保鲜袋可长途运输到西安、乌鲁木齐、武汉、北京、南宁等地;紫叶莴苣一年卖两茬,在春秋时节上市,畅销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