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抢抓时令 吹响烟叶生产冲锋号

时间:2025-02-1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李佳颖

  去年入冬以来,三门峡烟区预先筹划安排,全面推动落实,动员烟农抢抓农时,全力做好烟叶生产工作,确保今年烟叶生产开局理想、步伐稳健。

  深翻起垄 为烟田“舒筋活络”

  去年隆冬,正值烟田深翻的最佳时节,走进渑池县果园乡田间地头,耳边不时传来深翻机的“隆隆”声。放眼望去,机耕手们正全力驾驶深翻机械在烟田穿梭,犹如大地的舞者,勾勒出整齐的田坎与沟渠。

  窑屋村烟农裴秀民满脸欣喜地站在一块深翻好的烟田前感慨:“烟田冬耕,不仅能有效减少烟叶病虫害,还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烟叶产量有保障。”

  “我们尽早协调安排农机进行深翻,力求土壤耕深、耕透,保证起垄后垄体高大、土壤细碎。因为有多年的实践验证,渑池县烟农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彻底改变,大家纷纷表示‘要种烟,先冬翻’,烟田的冬耕深翻质量相比往年显著提升。”在裴秀民家的烟田旁,西村烟站站长王毅一边拿着尺子测量冬耕的深度,一边向前来了解情况的烟农介绍。

  “经测量,起垄各项指标均符合‘733’技术标准,通过验收。”年前,在天池镇东杨村的烟叶示范田,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生产部门对冬季烟田起垄工作进行了验收。这片肥田沃野,土壤结构疏松,垄体高低一致、宽窄相同,仿佛是用模具精心制作而成,宛如一幅画卷。

  何为“733”?即垄底宽70厘米、垄高30厘米、垄面宽30厘米。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之后,最重要的是有效落地。渑池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围绕中棵烟培育这一核心,开展种植技术改良,优化起垄相关参数,形成“733”技术标准,这些改良措施不仅提升了烟苗的质量,还为后续的优质适产创造了条件。

  清洁生产 为烟田“去毒排淤”

  在灵宝烟区,很多烟农都积极开展烟田冬灌,朱阳镇营里村的杨军平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也真真切切地尝到了冬灌技术带来的甜头。

  “实施冬灌的烟田病害明显减少,烟叶长势也好。”杨军平说,他去年种了40多亩烟叶,其中20亩进行了冬灌。通过对比,他发现冬灌烟田收益更高,这让他坚定了继续实施冬灌技术的决心。

  “深耕冬灌不仅有助于土壤蓄水和保墒,还能培肥地力,减少翌年地下病虫害的发生。”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主任李军正表示,深耕冬灌实施简单,效果明显,是保护烟区生态、保障烟农收益的重要措施。

  防止土壤污染,就要全力推行清洁生产。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加强对烟田残膜、残叶和花杈等废弃物的清理,切实防止病源和面源污染物残留。去年,灵宝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试点启动了节能环保且可循环利用的杯罩移栽技术,取代传统的地膜覆盖,从根本上破解了烟田白色污染难题。

  育苗准备 为烟苗“添衣保暖”

  冬闲人不闲,百事农为先。年前隆冬,寒风刺骨,但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窑院村烟叶育苗工场,却是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

  工人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或清理育苗场地周边的杂草和残膜,或认真修整育苗池、细心修缮育苗棚、清洗消毒育苗盘,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在宫前乡农场村烟叶育苗工场里,保温帘、柴油热风机等增温设施已全部提前到位。育苗户杜新峰望着自家的育苗大棚,脸上挂着笑容说:“烟草公司和技术人员早早就通过微信提醒做好防寒准备,我们提前备齐了保温薄膜、棉帘和热风机等物资。”

  在刚结束的全区烟叶育苗培训会上,陕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主任孙强提醒广大育苗户:“持续低温不利于烟苗生长,一定要检查棚膜是否破损并及时进行修补。高海拔地区建议使用双层薄膜覆盖,必要时开启热风机提温。适时喷施防冻剂和叶面肥,可增强烟苗的抗寒能力。”

  躬耕巧琢,共赴新程。三门峡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张常兴表示:“坚持烟农增收,向‘技术+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叫响三门峡烟叶质量特色、生态绿色、科技底色三大品牌,是三门峡烟区行稳致远、不懈坚守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