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号角已吹响 奋斗勇争先 方城县开年三级干部大会鼓足发展精气神

时间:2025-02-07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本报记者 曹国宏 通讯员 刘文举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重点指标争先进位。2024年全县GDP达349.4亿元、总量全市第5,13项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项指标位列全市前三;投资动能强劲充沛。2024年全县实施省市重点项目84个,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55个,新开工项目126个,新增‘四上’企业106个、全市第3。”一系列数字背后,是方城各级党员干部在过去一年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比实干,凝心聚力谋发展,担当作为抓落实的生动写照。

  2月6日,新春伊始,方城县组织召开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对过去一年工作全面梳理,进一步明确全县新一年发展目标,对全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县委书记段文汉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霞主持会议。

  段文汉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聚焦“一中心两区两城”的战略定位,增强信心决心,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坚定前行。新一年工作既要开好局、起好步,又要重过程、求实效,更要打基础、谋长远,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力度不减、措施不软,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号角已吹响,奋斗勇争先。方城新一年工作干什么?怎么干?

  会议提出:以聚力实干实绩,推动南阳市域副中心建设持续突破,要全力兴产业、增效益,不断夯实发展根基。

  近年来,方城县坚持发展为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重、实干为先,坚持“兴工强县”战略不动摇,以开发区为产业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不断刷新方城产业发展新高度。眼下,方城县开发区入驻企业近200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县工业企业的80%。

  方城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振广表示:“新一年,方城县开发区将以平台思维做强产业支撑,聚焦主导产业招大引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提升配套设施,全力做好企业‘娘家人’。”

  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近年来,方城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壮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结合方城县产业定位,瞄准“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锁定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重点区域,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人才招商等新模式,做优做全招商服务、精心绘制招商图谱,靶向出击招大引强,使一大批优质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及高端配套项目落户方城。

  顺微轴承于2020年3月从福建整体搬迁至方城,目前已成长为方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方城县轴承产业链主企业。早在搬迁前期,方城县主要领导多次奔赴福建,就项目落地成立了招商专班、服务专班,大到厂房建设、相关手续审批,小到水电气接入、员工招聘,方城县提前介入、全程帮办,确保了企业省心、放心、安心在方城创业兴业。

  “今天作为企业家代表参加全县三级干部大会,让我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方城对外来企业的支持和关爱,2025年企业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下一步,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企业发展更上一层楼。”顺微轴承负责人雷鸣兴奋地说。

  夯实基层基础,交出现代化方城实践出彩答卷。方城县以“三百工程”为抓手,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

  方城县按照产业主导、联片发展、全域振兴的思路,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种养游结合、产加销贯通等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投入20余亿元打造100个宜居宜业标杆村、100个规模特色产业园、100个要素齐全的景观景点,有效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目前,已建成效益良好的特色产业园19个、4A级景区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带动252个村集体增收、5万余名群众就业。

  杨集镇是此次会议通报表扬的方城县“三百工程”综合评价靠前乡镇。近年来,该镇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便利交通、文旅资源等要素,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环保攻坚“三位一体联片治理”为统领,“百园建设、百村示范、百景点打造”取得可喜成绩。

  “我们将以‘三农’工作为指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命题,以全新的理念、务实的举措,全面提升镇域发展面貌,持续擦亮方城后花园这一金字招牌。”杨集镇党委书记刘长顺信心满满地说。

  目标已定,唯有拼争。段文汉最后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敢想敢拼、矢志不渝,为高水平建设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谱写现代化方城建设新篇章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