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农田生态管理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至关重要

时间:2025-01-22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基于生态学理论和技术的农田生态管理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良好的农田生态管理有助于农业文化遗产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较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与文化价值、特色产品生产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农业文化遗产地农田生态管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多年来针对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研究表明,农田生态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友好的生态技术、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田园景观,而且可以通过生态产品培育与多功能价值的实现,促进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这对于其他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也有参考意义。

  多样化种植有助于保护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茶树和茉莉花种质资源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茶园和茉莉花园中搭配种植一些乔木、草本植物,更是增加了植物多样性。所构建的多样化生境也成为动物栖息的重要场所,孕育了丰富的动物多样性。此外,在复杂多样的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也较为丰富,并在茶园功能和土壤生产力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茶树健康生长。

  病虫害生态防控有助于遗产地农业生态环境保育。通过生物多样性构建,可以优化作物镶嵌分布以实现相互隔离效应,从而有效降低茶树和茉莉花种植中病虫害的发生率。针对茉莉瘿蚊、茉莉蕾螟、茉莉蓟马和斜纹夜蛾等茉莉花虫害,通过田间布置频振式杀虫灯结合贝莱斯芽孢杆菌FJAT-54560病害生防菌,可有效抑制茉莉花病原菌生长。这些生态防控技术不仅保证了茉莉花与茶的健康生长,而且有效保育了遗产地农业生态环境。

  有机种植模式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有机物料或肥料的施用,可以促进土壤茶园和茉莉花园有机质的积聚。测定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31.4%,有机茉莉花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增加33.9%,土壤碳汇功能明显提升。有机种植还可通过改变植物-土壤体系磷分配及多养分平衡,提高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特别是磷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茉莉花产量形成和低碳、优质茉莉花产品的生产。

  秸秆资源化利用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碳汇体系。近年来,秸秆炭化还田优势日益凸显。研究表明,秸秆生物炭处理的茉莉花植株株高、叶面积及叶、茎生物量分别增加26.11%、29.39%、239.58%和96.04%,植物碳储量增加84.26%,且根系和土壤碳含量也显著提高,总碳储量达到每平方千米2595.65吨,在多维度、多层次增加了生态系统碳汇潜力。

  化肥减施及其配套技术有助于提升土壤健康水平。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化肥长期或过量施用带来了一系列土壤健康与生态环境问题。化肥减量及其配套生态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板结、酸化以及碳和养分固持等系列土壤健康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处理,提高了茉莉花园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多样性。同时,土传病原菌镰刀属在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处理下其相对丰度比一般管理模式下降了47.06%,土壤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和功能,维系了土壤健康水平。

  复合景观结构有助于促进遗产多功能价值挖掘和可持续发展。茶园和茉莉花园中,种植一些果树、绿肥作物及花卉,形成了多作物复合栽培的农业管理模式,既可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分和土地资源,而且还可以满足人们食物多样化需求。复合生态模式增加了茶树的养分固存、利用,并促进其生长,有利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维持,特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价值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复合栽培模式的茶园与茉莉花园也呈现出优美的多样化和多时序景观,成为遗产地开展休闲旅游的宝贵资源。

  王维奇(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