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南召: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时间:2025-01-10 来源:南召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南召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重点实施农业品牌化、农业绿色化、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融合化“四化”战略,以多业态融合和“三变三增”为主要发展模式和实施路径,多措并举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强筋壮骨”。

       1月7日,记者在“菌药古道·山居康养”乡村振兴项目暨2024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的生态林农文旅融合示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厂房旁桁架林立,工人们穿行其间,激战正酣。目前,规划设计的11个项目10个单体已基本建成,设备正在调试安装中。

       南召县崔庄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马斌说:“该项目是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位于南召县万亩国储林基地,依托其四面环山、山清水秀的自然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以传统食养理念为指导,弘扬南召民间特色饮食,整合现代技术与森林康养,打造药食同源、健康养生的新业态。”

        南召县位于伏牛山腹地、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8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95%,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红色文化大县、资源大县、生态大县、旅游大县。近年来,我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将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在鼓励支持传统农业产业聚链成群的基础上,把项目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谋划、精心布局,全力支持特色产业项目的申报和建设。

       马斌告诉记者:“在今年7月申报成功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菌药古道·山居康养’乡村振兴项目,依托南召县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探索实施‘林+蚕’‘林+菌’‘林+药’‘农+游’等融合发展模式,将柞蚕、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红色研学等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全面结合,让乡村产业更兴旺、农民增收路子更宽广。”

       项目区涵盖南召县崔庄、城郊等2个乡9个行政村、84.96平方公里19726人,总投资1.99亿元,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5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和筹集社会资本1.49亿元。项目充分利用菌菇、中药材、红色旅游等资源优势,共建设乡村特色产业提升、红色文化传承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类工程,包括稻谷田梦源食用菌种植、中药材产业融合示范园、生态林农文旅融合示范、传统村落提升工程、农副产品及辛夷深加工项目、青少年红色教育改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11个建设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解决就业岗位1000个,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3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稳定在10%以上。项目的建成,将形成农文康旅融合发展之势,不仅打开了生态富民之门,也架起了乡村振兴之桥。

       南召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吕珂表示:“通过特色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带动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示范引领培育农村经济产业向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方向发展,培育香菇、中药材、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而农特产品的繁荣也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最终形成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以生态助康养,旅游产业与农特产品生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