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丹江水美绿生金
12月16日,冬日融融,站在淅川县九重镇汤山公园山顶远眺,丹江碧水沿着主干渠一路向北,沿线绿波荡漾、水天一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已累计向北方输水近700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座城市,直接受益人口1.14亿,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饮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近年来,淅川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与富民产业发展统筹起来,持续加大水源涵养、加强生态保护、进行产业转型,以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筑牢水质安全屏障,走出一条水源地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守水护水扛牢责任。为全面守好一库碧水,淅川县8000余名清漂、护水、护林员队伍组成网格化水污染防治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处理场1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79处,在五大河流和丹江口水库建成1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库区四周及2616平方公里汇水区,利用高分北斗系统,建立电子围挡,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库区违建16.8万平方米,恢复有效库容530万立方米,受到水利部和长江委的充分肯定。如今,淅川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大规模造林绿化,创新合同化造林方法,通水以来累计造林面积超过50多万亩,治理石漠化荒山3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7%。采取水系连通、生态塘、生境营造、基底修复、植物群落修复等措施,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系统治理,丹江湿地从“单一绿”走向“多彩美”。淅川已监测发现东方白鹳、朱鹮、青头潜鸭、彩鹮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10种,丹江湿地鸟类由2018年的100多种增加到如今的510多种。
生态产业强县富民。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淅川县把生态产业作为保水质、助民富、促发展的核心,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布局发展柑橘、石榴、杏李等特色林果23万亩,发展金银花、迷迭香等中药材产业14.7万亩,建成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4个、质量可追溯示范基地45个,认证绿色有机产品77个,带动库区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实施“文旅兴县”行动,把全域旅游作为引爆点,打造环丹江生态旅游圈,做好体育、民宿、美食等与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不断擦亮南水北调文旅品牌,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秀美画卷。
一项项闪光的荣誉见证了淅川生态建设的成效,该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河南省绿化模范县、河南省森林城市等荣誉。丹江湿地保护与修复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淅川县中线工程渠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丹江口水库被授予“河南省2023年度省级美丽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