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建强副中心 卧龙起高峰

时间:2024-11-28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截至10月底,卧龙区7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7.1亿元,占年度投资的89%;第十四期‘三个一批’21个项目完成投资79.6亿元,占年度投资的82%。争取各类项目资金30亿元,其中专项债券项目资金8.51亿元,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加速,卧龙腾飞蓄势待发。”11月27日,在南阳市“建强副中心 打造增长极 奔向新辉煌”第二场主题发布会上,南阳市卧龙区委书记吕志刚介绍了卧龙区“担当实干拼发展 加速腾飞起高峰”的有关情况。 

     卧龙区位于南阳中心城区西部。作为南阳市经济大区、人口大区,卧龙区聚力聚焦“建强副中心、卧龙成高峰”主题,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先行区,作为全区开展各项工作的统揽。围绕以城聚人、以产兴业的发展蓝图,谋划实施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城市功能、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链建设行动,有针对性地强链补链延链,为高效生态经济先行区建设夯实产业支撑。今年以来,通过开展青年招引、就业、创业、安居、联谊、文化、乐康、护航八大行动,实施27项具体实事,打造青年宜居之城、青年创业之城、青年向往之城、青年友好之城,吸引更多青年人到卧龙工作、生活,为卧龙加速腾飞、南阳城市成长汇聚更多人才资源,“青青卧龙,活力之城”品牌进一步叫响。

  乡村振兴提速  夯实腾飞新基础

  卧龙区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9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1亿斤左右,生猪年出栏量100万头以上,连年荣获国家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力打造月季、艾草产业高地,月季产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艾草产业年产值突破80亿元,“一花一草”特色产业已由传统生产模式转向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中医药文化等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改造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2万户,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卧龙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入选全省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荣获全国终期评估优秀等次,全省唯一。

  推进产业转型 集聚腾飞新动能

  卧龙区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全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4条重点产业链。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全省一星级开发区,2023年营收达106亿元。食品产业园、艾草产业园、中牧牧原生物医药、金誉科技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落地,为南阳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卧龙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产业发展、增强投资吸引力的一号工程,区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升级,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全天候不打烊的便捷服务,在近三年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中,卧龙区在全省54个建制区中排名连续提升28个位次,由第34名跃升至第6名。卧龙产业投资集团公司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汇聚青年人才 激发腾飞新活力

  立足中心城区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要,卧龙区紧抓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县域试点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青年就业、创业、消费等方面靶向发力,聚焦卧龙区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城市功能、文化旅游等六大产业链,文化创意、数字化转型、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以及辖区的重点企业,进行延链补链,为青年人才挖掘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强化青年创业政策和金融供给,广泛搭建青年干事创业舞台,强化技能提升和技能就业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20352人,培养高技能人才7900人。出台《卧龙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引进回创人才376人、回创项目138个,发放科技创新奖补3100万元,发放人才引进等各类人才发展资金2100万元。加强青年创业金融供给,开发卧龙区专属信贷产品“龙青贷”,发放创业贷款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