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共养拓宽增收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1月5日,走进南召县南河店镇龙王庙村的稻蛙养殖基地,只见连片的稻田里,一只只黑斑蛙活蹦乱跳,水稻与蛙和谐而居,呈现出“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叫”的生动景象。
“我们采取‘稻蛙共养’模式,将水稻种植与青蛙养殖有机结合,一亩地的产出较单一种水稻有了大幅增加。”龙王庙村青蛙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李丰松说,“稻蛙共养”是一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青蛙喜阴,爱吃稻田里的虫子,水稻能为青蛙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青蛙的粪便还能作为稻田天然的肥料,这样种水稻不需施肥、不打农药,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在被纱帐围起来的稻蛙田里,工人们正在给青蛙喂食。在此务工的村民郑义华告诉记者,她的家就在附近,稻蛙养殖合作社开始养蛙后,带动附近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她现在的活就是每天喂青蛙,早晚各一次,活不算太累,也能照顾家,关键是不用外出就能打工挣钱。
“我们这里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投放到稻田里的黑斑蛙生长快、存活率也高,而且肉质细嫩,在市场上很抢手。”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印说,龙王庙村青蛙养殖合作社共有农户14户入股,入股土地20亩。目前养了20个池子的黑斑蛙,每个池子能出3000斤蛙、1000斤稻谷,一亩地实现收入2万元左右,效益十分可观。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龙王庙村因地制宜选准做强特色产业,深入挖掘本村山、林、田、塘、路资源优势,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政策扶持、结对帮扶、资金支持、土地流转等措施,逐渐形成了水产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七大产业集群,目前全村261户农户与4个合作社、3个龙头企业紧密绑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村集体年可实现收入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