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镇平县小麦单产提升综合技术(三)

时间:2024-09-27 来源: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三、促弱控旺 培育壮苗:
       (一) 小麦生育期适宜的群体动态 小麦出苗后,依据小麦分蘖规律,充分利用温、光、水、肥资源,促控结合,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群体和个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根据多年高产经验,小麦适宜的群体结构为苗期基本苗13~16万/亩,小麦冬前(12月下旬)60~75万头/亩茎蘖数,返青期80~95万头/亩茎蘖数,拔节期100~120万头/亩茎蘖数,抽穗期亩产600kg以上超高产麦田亩成穗39~42万/亩,亩产500~600kg高产田亩成穗35~38万/亩,亩产400~500kg麦田亩成穗28~34万。
       (二)科学运筹肥水 看苗管理
       1、小麦需水规律 水分是小麦植株的重要组成成分,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在土壤---小麦----大气生态系统中,水是贯穿整个系统的动力因素,它把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从根部运输到地上部,又把地上部光合产物运往根系;同时水又是调节地温、植株体表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的主要生态因子。
       在镇平县,一般小麦整个生育期的耗水量为410~480mm(273.5~320.2m3/亩),但随气候、小麦产量和栽培水平等因素影响而上下变动。小麦播种至越冬期60天时间,阶段需水量为48.9~59.8m3/亩,平均日耗水量0.82~1.0m3/亩;越冬至返青期40天,阶段需水量为14.4~20.8m3/亩,平均日耗水量0.36~0.52m3/亩;返青至拔节期40天,阶段需水量为20.8~70.1m3/亩,平均日耗水量0.52~1.75m3/亩;拔节至抽穗期35天,阶段需水量为94.2~106.4m3/亩,平均日耗水量2.7~3.0m3/亩;抽穗至成熟期40天,阶段需水量为117.6-146.6m3/亩,平均日耗水量2.94-3.6m3/亩。
        2、 麦田灌水技术:
      (1)压种水(蒙头水) 小麦播种时如果底墒不足,不能实现一播全苗时,在播种前(后)进行的浇水。作用是踏实土壤,补充水分,促进小麦苗齐苗全。
      (2)越冬水(封冻水)即临近越冬时的麦田灌水。冬灌的时期一般在日平均温度5℃开始到3℃结束。冬灌可以提高地温或者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缩小昼夜温差,防止麦苗冻害;灌后通过土壤的“冻融”作用可以粉碎土拉、踏实土壤减少根系架空现象;冬灌可以起到促进小麦盘根分蘖促进弱苗转壮;冬灌可以为早春小麦提供足够水分,起到“冬水”春用,另外冬灌还能消灭冬季害虫等作用。一般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下时,冬灌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3)返青水 有巩固冬前分蘖和争取部分早春分蘖成穗,同时增加穗粒数的作用。灌水期间应掌握5cm地温稳定通过5℃以后,灌水过早,土温下降,返青推迟。土壤含水量70%以下应及时浇灌返青水。
      (4)拔节水 拔节水可加速分蘖两极分化过程,提高分蘖成穗率20%,同时可以减少不孕小穗数目,增加穗粒数。
      (5)挑旗水 挑旗前后灌水可满足小麦在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的需要,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如果此一阶段没有大的降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0%以下,挑旗水一定要浇灌。
      (6)灌浆水:小麦灌浆初期,如果遇旱田间墒情不足,有浇灌条件的麦田要及时浇灌灌浆水,防干热风、防早衰,延长叶片功能齐,促进穗大粒多,提高千粒重。浇水时要关注天气变化,水量适中,防止倒伏。
       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浇灌时,要根据苗情状况,群体小、苗情弱,适当早浇水,并适量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群体大、长势旺,应适当晚浇水、晚追肥,控旺转壮。在科学肥水调控基础上,配合中耕、镇压、喷打化学调节剂进行促弱控旺,保障小麦健壮生长。
(待续)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杨丙俭 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