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24年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播种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有利时机,做好此阶段的防治工作,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烂种死苗,实现小麦一播全苗和保苗健壮越冬,压低早春病虫基数,而且还能明显延迟和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施用量,是确保我市小麦生产安全、提质增效和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措施。为做好本年度麦播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控目标
麦播期病虫防控农业措施覆盖率100%,包衣拌种覆盖率100%,坚决杜绝“白籽”下地。要通过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小麦麦播期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为小麦全生育期的健康生长奠定良好基础,实现小麦丰产丰收和农药减量增效。
二、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实现小麦麦播期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三、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一)农业防治
1. 选用抗(耐)病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选用抗(耐)病品种,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2. 合理轮作。实行小麦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可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积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3. 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进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补充钾肥、锌肥。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肥,并加入适量生防菌。
4.精细整地。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深耕细耙,清除田间杂草和残茬,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实行秸秆还田的要将秸秆粉碎切细、深耕掩埋、耙耱压实旋耕田块一定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确保整地质量,减少病虫基数。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较重的田块,尽量避免秸秆还田,必须还田时应进行充分粉碎,利用秸秆腐熟剂处理根茬加速秸秆溶解,同时必须进行土壤深耕深翻,减少病原菌积累。
5.适期晚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要重点做到“适期、适量、适墒、适深”播种,避免播种过早过深,防止冬前旺长和深播弱苗。也可避开病虫害高发期,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二)种子处理
1. 精选种子。播前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瘪粒、病粒和杂质,提高种子质量。
2.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种子药剂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是防治麦播期病虫害的关键核心技术,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科学选药,力争实现包衣、拌种全覆盖。选用高效、低毒的种子处理剂进行包衣或拌种,可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
我市是小麦条锈病冬繁区和春季流行区,部分县冬前即见条锈病发生。对条锈病早发区和冬繁区,要重点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进行拌种或包衣,可兼治纹枯病、根茎腐病等土传病害。
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氟环唑和三唑酮等种衣剂按说明包衣可以防治纹枯病、根腐病、黑粉病、叶枯病和苗期白粉病、锈病等,对全蚀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12.5%硅噻菌胺悬浮剂按0.2%的比例拌种,对全蚀病防效可达90%以上。
含有吡虫啉、噻虫嗪等杀虫剂的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全生育期控制蚜虫。
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时,可以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碧护(有效成分:天然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一起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出苗、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三)土壤处理 对于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控制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或50%多菌灵可湿粉每亩2—3kg,加土20kg,混匀后施入播种沟内。防治全蚀病、根腐病等。
同期可选用噻虫嗪、辛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一起进行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吸浆虫等等。
(四)生物防治
1. 利用生物菌剂。选用含有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或种子处理,可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2. 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麦田中的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昆虫,可有效控制蚜虫等害虫的发生。
(五)化学除草
麦田杂草与小麦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已成为制约我市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杂草冬前防治不仅用药少,成本低,效果好,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飘移药害的发生。冬前杂草幼苗小,组织幼嫩,杂草抗药性弱,化除效果好,而且麦田覆盖度小,杂草吸收更多的药剂易被杀死,除草效果明显好于早春用药。特别是近几年来,多花黑麦草已成为我市多地恶性杂草,尤为难以防治,要采取“一封一补(杀)”模式,即在小麦播后芽前,每亩用40%砜吡草唑25ml+50%吡氟酰草胺30g,土壤封闭。应在雨前喷施或喷后4—7天内浇水(下雨或浇水渗透地下10厘米);小麦4叶1心期茎叶处理,用30克/升甲基二磺隆20ml+5%唑啉草酯80ml喷雾或用40%砜吡草唑30ml+30%吡氟酰草胺30ml土壤封闭或用40%砜吡草唑25ml+50%吡氟酰草胺30ml+5%唑啉草酯80ml,苗后早期(播后15—25天)或用36%二氯异噁草酮40mL+50%异丙隆160g,在小麦3叶期后到越冬前,杂草出齐后全田喷雾。
四、注意事项
1. 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种子处理剂和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超量使用和误用。
2. 种子处理应在播种前进行,处理后的种子应晾干后播种,避免阳光直射和受潮。
3. 土壤处理应在播种前进行,施药后应及时耙地,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提高防治效果。
4.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应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防控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5.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可适当增加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但应注意轮换用药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