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河南南阳方城县:“三百工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4-09-24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次数:

        “这里的药材种类真多!孩子学到了不少中药方面知识,不虚此行。”中秋假期期间,走进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现代中医药产业园,上百种中药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方城县现代中医药产业园,是方城县三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项目占地35000亩,建成道地药材繁育,规模化种植、工厂化育苗及药食同源培育和中医康养等五大功能区。运营中,园区通过发展种植合作社等方式,与当地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分释放产业促农红利,有效带动了上千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

       以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带农、促农、富农的探索实践,是方城县创新实施乡村振兴“三百工程”的一个缩影。眼下,方城40余个乡村振兴产业园正释放出充沛发展动能。

        “墙体彩绘耳目一新,房前屋后繁花竞艳,广场游园优美怡人。”这是记者实地探访方城县赭阳街道八里岔村的直观感受。

        几年前,八里岔村还流传着“有女不嫁八里岔”的俗语,如今却是一派和美景象。探究“逆袭”背后,归根结底是基层治理的创新。“

       基层治理是乡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突破口,紧盯村里的大小事务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适时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议事会,集思广益谋对策,确保件件‘小事’有回音。”八里岔村党支部书记王彦强说,通过创新“同心墙”上听民声,“议事林”里解民忧基层治理举措,在促进乡村变化之余,实现了村里事办的明白、群众事办的扎实,真正做到了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如今,漫步在八里岔村,群众民主决议的广场游园建设,通过回填废弃坑塘实现了;提议的排污管道铺设与旱厕改造并网实施,有效净化了生活环境;增设村内路灯的建议,也已“照亮”群众幸福生活。

       围绕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百姓宜居目标,方城县创新基层治理方式,集中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先行一步,建成一批、引领一批、培育一批。目前,已打造美丽小镇9个,四美乡村94个,五美庭院8.1万户,人居环境示范村125个。

       文旅产业素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美誉。近年来,方城县立足成熟景区的“名气”“人气”效应,一手抓“全域百景观”打造,一手抓全域旅游探索发展,通过“农文旅”融合路径,系统发掘全县小微景观,并对其区位性、历史性、故事性、观赏性进行整合重塑,与文旅元素适配链接,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硬支撑”。

       广阳镇三贤山是一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人文景观点。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坚持原生态延续与合理建设相结合模式,强化古村落保护修缮与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持续挖掘历史文化,逐步完善道路、通信、停车场等周边及村内基础设施。今年6月底,该景观在网络平台“爆火”,两个多月来,前往打卡的游客超过3万人次,一天的人流高峰超过2000人。附近群众纷纷抓住“景观游”商机,利用闲置房屋改造特色农家乐、民宿40余间,摇身一变吃上了“旅游饭”。

       2024年上半年,方城凭借境内3家4A级景区,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中国摄影小镇和10余条特色旅游线路,共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39亿元。眼下,随着“三百工程”的健康稳步推进,方城近百处景区、景点、景观,正以“连点成线、串珠成链”的发展态势勾勒出方城全域旅游新画卷。(来源: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 通讯员 刘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