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科技“活水”润农田

时间:2024-09-19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阅读次数: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原大地,国之粮仓。

  全国1/10的粮食、1/2的火腿肠、1/4的小麦、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都是“河南造”。农业大省河南,农业生产有大担当。

  建成86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夯实中原粮仓基础;建设神农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中心,打造种业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八方之力建设中原农谷,起科技高峰;企业、科研院所“手拉手”实施良种联合攻关,实现产学研用融合……建设农业强省,河南期待新作为。

  高举创新旗帜,引科技“活水”灌溉万千农田,河南正走出一条科技赋能,引领农业发展向“新”提质的农业强省之路。

  铸“芯”逐梦  一粒种子兴农田

  9月9日,白露已过,秋粮即将进入收获期。

  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基地里,32个谷子新品种依次排开。100亩品种示范基地里,谷子高矮不同、谷穗大小有别,地头的牌子是谷子的身份证,详细记录着品种名、生育期、品种特点等信息。

  来自许昌市的种植户胡照辉走一路、看一路、拍一路,还不时向专家询问。胡照辉还有另一重身份:种子经销商。“全省很多地方都买我的种子,种植面积有一万多亩。”胡照辉说,种好谷子,第一步就得选好品种。

  示范基地里,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南阳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省内品种,河北等省外的品种,以及企业选育的品种,让参观者应接不暇。胡照辉相中的是“郑谷678”:“这个品种我种的有,产量高、抗病性也很好,加工后米色漂亮,商品性非常好。”

  深受企业、经销商、消费者喜爱的同时,“郑谷678”的“出身”也不简单——这是河南省农业(杂粮)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的成果之一。

  2022年,河南省创新机制,实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构建了“1个牵头企业+1位首席科学家+N个科研单位+N个企业”的联合攻关模式。面向育种难题,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设计攻关目标和攻关方向,启动实施27个项目,涵盖19个农作物和8个畜禽品种;坚持企业在种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参与企业48家、优势育种团队81个。

  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科研院所育种团队与企业“牵手”,是我省种业机制的重大创新,有效解决了生产科研“两张皮”问题,充分调动了企业和育种团队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加快成果转化步伐。

  项目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李君霞研究员介绍说,得益于“郑谷678”在产量、抗逆性、品质上的优势,每斤售价较市场价高出4毛钱以上。

  一粒小种子,关乎大粮仓。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河南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牢牢抓出种子这个要害。

  打牢基础  一方良田助丰收

  承包200多亩耕地种植粮食是怎样一种体验?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师寨镇苗楼村的种植大户薛卫波感触最深。

  哪怕坐在家里,薛卫波也能用手机“种地”,他只要打开“智慧农业云平台”,就可以实时查看土壤墒情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缺水缺肥时,同样用手机操作,就可以实现水肥一体机自动配比、喷灌;防治病虫害,在收到相关预警信息后,植保无人机上场,大面积农田也无忧……

  薛卫波的农田就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机械化、智能化,是薛卫波这样的种植大户的“新武器”。标准化农业气象科技监测站里,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植被物候观测系统和遥测式土壤水分监测设备,构建128个多要素自动气象站、36个自动土壤水分站、9个农田小气候站、7套作物实景观测系统,配套建成24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组成了空天地一体化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网络。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农田灌溉领域的专家们全程指导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设计工作,示范区内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全覆盖,全域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结构,切实提升耕地地力。新乡市农业农村局调研结果显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机械化水平比非示范区提高15%至2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至20%。

  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管理规范化、经营规模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要求,目前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已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集成融合  科技落地促提升

  秋收临近,麦播在即。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河南省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里,一场小麦单产提升专家论坛,汇聚了来自育种、栽培、机械、植保等领域的专家,围绕小麦单产提升,建言献策。

  种好小麦,关键在哪儿?种子、耕地之外,重在技术集成。哪怕是小麦镇压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专家们也反复试验、对比,河南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推广副首席、省农技推广站高级农艺师蒋向介绍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块和农民的种植习惯,河南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在多个地区开展了试验示范。

  我省小麦单产不断提升、总产不断提升的同时,面临的挑战也不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刘录祥认为,随着小麦消费量的逐年增长,到2030年,我国小麦单产必须提高10%以上;小麦连年丰收的背景下,进口专用小麦却持续增加,高产优质矛盾凸显;近年来气候变化等带来的病虫害风险加大,需要在抗逆抗病品种和技术上实现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应用不足……

  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背景下,小麦第一省河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既要专家劲儿往一处使,还要技术加速落地生根。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雷振生研究员介绍说,从科研层面来说,小麦体系改变之前各自为战的工作方式,探索形成系统、大协同的工作模式,建立多学科协同的共性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体系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搭建多个开放的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从推广应用层面,依托体系专家团队、试验站与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的紧密联系,让科研成果在小麦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

  从种子、耕地,到主推技术、主力机型,从经营主体到生产关键环节,一场全方位的技术集成推广应用,让河南小麦生产全过程科技满满。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小麦单产提升,既要注重技术提升,也要注意抗逆减灾,从增产和减损双向发力,在技术突破上,在已有技术集成落地的同时,还要抓紧开展突破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