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对话郝庆军、唐志强、宋英杰、柏芸

时间:2024-09-13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郝庆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唐志强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宋英杰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柏芸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

  保护与传承节气文化,既要不断提升节气研究的含金量,站在全球角度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也要开展跨学科交流融合,在旅游、教育、农业、科技等领域寻求深耕合作,还要建立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进来,让节气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带给我们新的启迪,展现出新的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崔现芳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的时间制度。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它凝结着天人合一、顺天应时的中国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从古至今,节气文化温润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那么,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二十四节气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蕴含着哪些当代价值?如何才能让它在当代生活中展现蓬勃生机?本期对话邀请郝庆军、唐志强、宋英杰、柏芸等专家展开交流讨论。

  指导农业实践 嵌入日常生活

  主持人:我国地域广大,气候条件千差万别。有人说,“二十四节气适用于特定地域”,这是不是一种误解,如何看待和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地域差异?

  郝庆军: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但作为一种时间指南,具有普适性,在实践中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共享。当然,我国幅员广阔,在统一的二十四节气时间框架中,各地的农事安排、节令习俗和生活习惯千差万别,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统一节令的时间体系下包含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差异的生产生活习俗,恰恰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所在。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的本质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而确立的时间制度,是对一年中时间的科学划分,在全国具有广泛普适性。不能仅从气候一个维度来评判二十四节气的适用范围。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越了多个纬度、经度,同一节气各地的气温、降雨量差异很大。认知各地气候、物候规律时,不能简单引用,要因地而异。二十四节气传播到全国后,各地先民根据本地具体的气象情况创作了许多节气谚语,用于指导生产生活,使其在当地“落地生根”。然而气候、物候的地区差异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南北6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时令上大约相差一个节气。当然,由于全球气温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一定幅度的波动,特别是在波峰和波谷时期,某些节气气候时段会变长,另一些节气气候时段会变短,即出现“伸缩与漂移”现象。因此,各地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部分传统谚语适应性也会受到影响,但人们会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不断创作出许多新的节气谚语。

  主持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二十四节气具体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唐志强: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下,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其中包含的许多农业气候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仍然为现代农业所遵循和应用。许多农民今天依然是节气的自觉使用者,这些农业生产的宝贵经验因此得以继承、延续并润泽后人。数量众多的节气谚语便是农耕智慧的结晶,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价值。如“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等。农民根据节气安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业生产活动,且灵活运用、因地制宜。

  二十四节气还蕴含天人合一、循环发展的哲学思想与科学理念。当前农业加入了工业化要素,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同时,也导致诸多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为解决问题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顺天应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更多地利用中华传统农耕智慧,这对于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传承意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二十四节气的作用更为独特而多元化。二十四节气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一中国独特的资源,不仅能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而且传承弘扬乡村节气文化,发挥节气习俗的道德教化功能,对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也具有积极意义。

  柏芸:随着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的发展,部分农业生产不需要像过去一样严格地按节气确定农时、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无论现代技术如何进步,自然环境下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生产节律不会发生变化,而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则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主持人:二十四节气如何影响着当代人的日常生活?

  唐志强:各节气异彩纷呈的民俗,是人们根据节气安排日常生活的具体表现。根据不同节气,民间有对应的食俗,如立春咬春、冬至饺子夏至面、立秋贴秋膘、白露吃龙眼等,体现了人们顺应节气变化,调理身体、防病保健的理念。同时,也有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尝新”食俗,如小暑“食新”,在小暑后将新收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新米等,体现了人们丰收的喜悦。而清明、谷雨、白露采茶吃茶的习俗,则是人们对于节气佳品的认识和品鉴。除此之外,根据小雪节气气温急剧下降的气候特点,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制作腊肠、腊肉等,为春节做准备。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中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趣味,如春分立蛋,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这一习俗逐渐成为一种民间游戏,此外还有立夏“称人”、霜降赏红叶等,人们用以调节生活的节奏和气氛。

  如今,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中一些祭祀仪式,其祭祀功能虽然减弱,但是民俗活动仍然盛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有些发展为地方节日,成为当地人娱乐的平台,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介平台。

  宋英杰: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博大精深、超越地域限制、可广泛应用的知识体系,能够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美食是最容易唤起文化共情的东西,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节气文化的传承重要基础。到了什么节气吃什么,有一些习俗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有其科学的合理性。在节气与养生方面,二十四节气是刻画太阳周年运动的,在运动过程中,各地适用的规律有所不同,那么不同地方的人在不同节气容易得什么病?人们养生应该注意什么?比如,世界睡眠日在春分,即阳光直射的纬度变化速率最大的时段,容易引起失眠,春分、秋分皆然,所以尽管在非节气文化领域,大家不称其为节气,但是世界睡眠日也与节气存在联系。如果能根据节气把各个地方的疾病发病规律梳理清楚,对于当代人传承节气,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传承二十四节气需要寻找它与当代人之间的关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为此,我特别强调“四风”:风光、风物、风俗、风味,这“四风”本身是具有地方魅力的,是具有文化性的,当然背后有其科学性。要认识到,传承本身不是强迫性的,而是人们自发自愿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自觉”。

  柏芸:从古至今,节气文化温润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踏青祭祖的节日,其演变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习俗,形成了禁火、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秋分时节,庄稼成熟、瓜果飘香。2018年,我国将每年秋分这一天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将秋分节气冠以庆丰收内容,也彰显了对“三农”的重视和对农民的尊重。此外,从餐饮到服装,再到各种艺术设计,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得到二十四节气的影子。

  挖掘创造性转化潜力

  主持人:与节气文化相关的文创、研学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如何看待多业态下的“节气热”?

  宋英杰: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者,凡是大家关注节气,不管以什么方式,我们都特别高兴。但是我有一个担忧,就是人们在二十四节气传播过程中原创性很少,存在抄袭、雷同的现象。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国,我们的传承应该更有时代性和创新性,而不能仅仅是重复古人的话。那么,我们当代的认识是什么?我们怎样能够使它焕发出超越前代的更大活力?我们做研究时一直强调要跨学科、跨国界,因为它是人类非遗,一定要站在全球角度去看待它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区域当中的传承、创新和流变,然后博采众长,这一点特别重要。

  柏芸:节气文化的热度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价值发掘。这些新业态通过创意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古老的节气智慧与现代审美、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融合不仅让节气文化更加生动有趣,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为相关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带动了就业。但是,多业态下的“节气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文创产品的品质和文化内涵不被稀释,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和引导等措施来加以应对。

  主持人:怎样培育引导节气文化产业更好发展?

  郝庆军:节气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越好、势头越强,就越要注重保护和引导。保护好、激发好、引导好保护传承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做的事情。一是更好发挥各地非遗管理和保护部门的主体责任,将各类节气文化的转化利用活动纳入二十四节气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清单,使之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只有有序才能持续,要坚决防止“一阵风”和“大波轰”。二是充分发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工作机制的引导示范作用,扎实开展节气文化传承文创开发、文旅融合、研学活动的研究和动态调研,使之科学化和规范化。龙头示范和学术指导是做好节气文化产业的有利保障,要坚决防止各自为战和无序竞争。三是扎实做好全国各地节气文化创造性转化优秀实践案例的发掘、整理和推介工作,将各地的基层实践经验转化成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向全社会推广传播。

  宋英杰:我们要在不断提升节气研究含金量的同时,不断提升节气运用的产金量。节气的科学文化体系具有亲和力,既充盈着科学的雨露,也洋溢着文化的馨香,它由科学到文化,记载着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在开展科学知识传播的时候,首先要有故事性,其次要可视化。每个节气的气候状况,我们用3D图去呈现,让大家一目了然,很直观。另外,要深刻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全民属性,千万别把它狭隘化为只是指导农耕。

  柏芸:发展节气文化产业,要注重跨界合作,促进节气文化与旅游、教育、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复合型的节气文化产业体系。要强化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节气文化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要加强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等主体的合作,培养一批熟悉节气文化、具备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制定节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企业有序发展,避免盲目投资和同质化竞争。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节气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侵权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主持人:如何利用好民间丰富多彩与节气相关的节庆活动,发挥其传承节气文化、带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

  郝庆军:一是可以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从群众需求出发,依托丰富的活动让节气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比如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在每年春分都会举办“赶分社”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客商、药农、行业专家等,齐聚“神农药都”安仁县。这既是当地的大型民俗文化展演,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中草药交易市场,影响力可观。二是可以通过文艺创作激发二十四节气活力,让节气文化渗透在当代影视、综艺、音乐、舞蹈中,讲好节气故事,实现多元传播。2022年2月4日立春之日,在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场精彩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表演,惊艳了世界,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它在当代的宝贵价值。三是可以通过深入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为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牢固学术基础和坚实理论支撑。

  柏芸:传承节气节庆活动,应当在保留传统节庆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节庆活动更具吸引力。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体验活动,如节气美食制作、手工艺品制作、农耕体验等,让人们在参与中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同时,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节庆品牌,通过品牌故事、品牌形象等方式提升品牌价值。还可以将节气节庆活动与当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旅游资源相结合,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文旅产业发展。

  建立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

  主持人:当前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机制如何?政府、市场主体、民间力量等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郝庆军:非遗保护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也是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要坚持党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总体来说,政府部门负责把关定调,解决方向性问题;市场主体负责汇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资源,负责具体落地实施问题;民间力量和民间团体负责组织群众参与和集中社会力量。比如浙江省衢州市的九华立春祭民俗活动开展得就非常有特色,首先是衢州柯城区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其次是文旅部门安排专人负责,调动了各方力量参与。更为重要的是,柯城区的许多文化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进来,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唐志强: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需要进一步构建做强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研究体系、发展壮大保护体系、完善优化传承体系、丰富提升传播体系、拓展创新应用体系。完善“6+N”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模式,坚持每年制定实施一个工作计划,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策划一项专题展览,举办一届文创大赛,召开一次工作年会,形成一份保护传承报告,组织推动各地开展若干项节气文化传承活动,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合作交流,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和弘扬。

  农民群众是二十四节气的创造者、传承者,促进节气文化的保护传承、转化发展,既要充分调动各方社会资源,更要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这项事业中的主体性作用,让农民充分参与并受益,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如何更好为节气文化保护传承提供人才、资金等基础支撑?

  唐志强:一是政策支持与资金配套。我国已将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和项目,对节气文化的保护、传承及推广提供资金支持。二是人才培养与专业研究。通过教育系统普及节气文化知识,将其纳入国民教育课程。支持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节气文化的深入研究,培养专业人才。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和讲座,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为从事节气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的路径和晋升机会,为节气文化的传承提供专业支撑。三是社区与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区和乡村自行组织节气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利用公共文化机构如图书馆、文化馆等推广节气文化。鼓励和吸引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节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宋英杰:我们作为研究者,期望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科学研究能够受到更多重视,加强对节气文化背后科学逻辑的研究,这不仅包括文化研究,还涉及多个自然学科的共同介入。

  主持人:节气文化源远流长、意蕴丰厚。走在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里,便走在了无比丰富、华美而厚重的文化时空中。保护与传承节气文化,既要不断提升节气研究的含金量,站在全球角度博采众长不断创新,也要开展跨学科交流融合,在旅游、教育、农业、科技等领域寻求深耕合作,还要建立和完善保护传承机制,调动政府、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等各方力量参与进来,让节气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带给我们新的启迪,展现出新的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感谢四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带来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