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重茬花生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4-08-09 来源: 阅读次数: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伏牛山南麓,耕地面积110万亩。花生是当地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荚果单产280kg/亩。花生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热情高,花生重茬连作现象普遍。重茬连作造成花生病害重、产量低、品质差,种效益明显降低。为解决重茬连作花生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其原因经过近年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的提质增产效果,现叙述如下:

  1. 重茬花生存在问题 重茬花生病害重,产量低品质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源基数高 花生主要病害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等病害病原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年病害初侵染源。重茬花生比轮作倒茬花生源基数高,发病几率大,发病重,因病害而降低产量,影响品质。

    2. 矿质营养匮乏 任何作物对土壤内矿质营养的吸收利用有一定规律性。例如,花生需钾量大,喜钙、铁、钼,重茬花生土壤内钾、钙、铁、钼元素相对缺乏,常常因缺乏上述营养元素而生长不良,造成减产。

    3. 自毒作用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一些有机酸等有机物,积累在土壤中,对根系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造成生长不良。

  2. 应对技术措施  针对重茬花生田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现有的农资产品功能,进行综合运用,制定防治措施。

    2.1深耕整地 压低源基数 春花生冬前深翻25cm以上,冬季冻融垡,夏花生,前茬小麦播前深耕整地,把病残体深翻掩埋,腐熟沤制,减少压低来年源基数,加深耕层,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2 科学配方施肥 调理土壤 重施底肥,亩产300-400kg荚果花生田,建议每亩底肥施用氮磷钾14-16-15总含量45%硫基复合肥5060kg,含有机质70%,含有益菌5亿/g未来风牌生物有机肥2030kg,富泰威牌特贝钙20kg,结合整地播种分次施入。通过增施生物菌肥和生物质钙肥,活化土壤、调节酸碱度、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平衡营养,促进花生苗后根系健康生长,增加吸收水肥能力,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减肥增效提质。

    2.3 提高播种质量 实现苗齐苗匀

    2.3.1选用良种 种子处理: 选用多抗广适优质高产品种,根据近年来生产经验,可选用远杂12、宛花2号、商花2号、豫花65、三花6号等优良品种。种子处理做到一晒,二选,三拌。一晒:即播种前12周选晴天将荚果摊在土地上晒23天。作用是打破休眠、杀死荚果上的病菌,以便出苗整齐一致、减轻田间发病率。晒种比不晒种花生早出苗12天,出苗率提高1628%,荚果增产611%。二选:果选,剥壳时去掉异型果;米选,剥壳后去掉病粒、破粒和过大过小粒,选健壮均匀一致粒。三拌:播前选优质拌种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种传病害。亩播种量,春花生1314kg,夏花生1416kg。推荐每100kg种子用33%咯菌.噻虫胺悬浮剂530ml+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0ml兑水1.5kg水均匀拌种,拌后室内阴干播种。

    2.3.2 高质量播种 一播全苗: 陆地春播花生5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选晴天播种,一般在4月20日以后,夏花生前茬收获后抢时播种。采用起垄种肥异位同播楼机播,垄宽80cm,高810cm。一垄双行,垄上窄行距30cm,垄沟宽行50cm,株距910cm,春花生亩保苗16000株,夏花生亩保苗18000株。播种深度45cm,播后镇压。足墒播种,如果墒情不足及时浇灌压种水,保障一播全苗。

    3.强化管理 促进健壮生长

    3.1.多措并举除杂草 

    3.1.1 封闭除草: 播种后3天内,亩用150ml90%乙草胺或130ml70%异丙甲草胺,配合75%甲磺草胺干悬浮剂12.5g或84%双氯磺草胺3g,二次稀释后,兑水3045kg混匀均匀喷雾地表,可封杀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3.1.2苗后除草:苗前封闭除草后,春花生田,只剩下少量多年生杂草,及时人工除草。夏花生田留下自生麦苗和部分多年生杂草,按规定的量及时喷打精喹禾灵防除自生麦苗,人工拔除多年生杂草。

    3.2 旱浇涝排 防灾减灾

    花生对水分的需要随其生育进程而变化,一般来说,苗期需水少,随着植株生长需水量渐多,从开花到结荚初期需水最多,结荚后期至成熟期需水量又渐少。表现为“两头少,中间多”的特性。
    干旱(指土壤含水量低于40%),尤其是盛花期干旱,不仅会严重影响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还会显著影响开花,延迟果针入土,甚至中断开花,即使干旱解除也会延迟荚果形成;花针期干旱对生育期短的夏花生和早熟品种的影响尤其严重。雨涝,苗期引起根系生长不良而瘦弱发黄,开花下针期引起茎叶徒长,开花减少,饱果期引起烂果。花生水分管理做到“旱浇涝排”、“两湿两润”,湿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润为50%左右。

    3.2.1播种至齐苗:湿,以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保证苗齐、苗全。
    3.2.2齐苗至初花:润,适当蹲苗,以利于根系发育和根瘤形成,达到枝多、节密、苗壮的长相。
    3.2.3盛花至结荚期:湿,遇旱适量浇水12次,满足生长高峰不缺水,以利于果针下扎。
    3.2.4饱果期:润,以利于营养回流,膨果成熟并减少烂果。

    花生整个生长期遇涝都要及时排除积水,增加土壤通气性,减轻渍涝影响。

    3.3 预防为主 病虫早防

    重茬花生病原、虫卵基数多,土壤中营养元素尤其是中微量元素欠缺。对于病虫害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并配合叶面施肥,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多开花下针结果。

    3.3.1幼苗初期:花生3-4片复叶,每亩用30%甲霜.恶霉灵20-30ml+24%噻呋酰胺2030ml+氨基酸刺激素30ml+磷酸二氢钾50g+联苯.吡虫啉25ml兑水30kg喷淋根茎,防病治虫补营养,促进根系发达早发棵。

    3.3.2结果初期:果针入土后7天左右形成鸡头壮幼果时,每亩用30%肟菌.戊唑醇40ml或12.5%氟酰羟.苯甲唑40ml+氨基酸刺激素50ml+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1520kg喷雾。阴雨天多、肥水大,花生长势旺,当株高超过30cm,可加入控旺剂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50100克,控止旺长,促进下针结果。结果初期主要害虫是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若有发生可再加入杀虫剂如21%甲维.虫酰肼1520ml防治。

  3. 饱果初期:每亩再用30%肟菌.戊唑醇40ml或12.5%氟酰羟.苯甲唑40ml+氨基酸刺激素50ml+磷酸二氢钾150g+兑水30kg喷雾,若有虫害发生可再加入杀虫剂如5%溴虫氟苯双酰胺10-15ml防治。

    4.推广应用效果

    此技术,是近年来在生产中总结,并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了用户的认可。采用此技术,花生主要表现在苗期花生根系发育好,长势壮,根茎部病害少;开花下针期开花下针集中,下针结果多;荚果期双果、饱果率高,果多果饱。2022年镇平县张林镇布袋王村科技示范户王书玉5亩重茬夏花生田采用此技术,花生亩产优质干果400kg,比周围农户花生平均亩产340kg,亩增产60kg,增产率17.6%2023年,镇平县张林镇黑张村李梅芳在王书玉示范带动下,10亩夏花生应用此技术,在多年重茬连作障碍情况下,花生亩产优质干果390kg,比周围采用常规技术平均亩增产58kg,增产率17.5%。花生果按7.0/kg计算,亩增产值400以上。近年来,镇平县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1万亩,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