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西峡县:食用菌里食百味

时间:2024-06-11 来源:南阳日报 阅读次数:

山峦叠嶂、林海苍茫,俯瞰八百里伏牛山,一沟一壑间都是动人篇章。西峡县地处深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八山一水一分田,野山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吃”出大产业

走进西峡县寨根乡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余亩香菇大棚一望无际,种植户袁纪文奔走其间,做着越夏的准备。

“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了,咋才能吃出健康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事。香菇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维生素,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去年单香菇这一项,我就挣了近20万元,今年我又种了4.5万袋,盼个好收成。”袁纪文告诉记者。

与袁纪文的标准化生产不同,重阳镇杨俊朝已经跨入数字化的大门。白色的双层大棚里温控、风控、喷淋设施等数字化设施一应俱全,在手机端即可完成基地日常管理。受益于香菇产业,杨俊朝从白手起家到身价千万,建成10万袋恒温出菇棚、200万袋菇菌棒保温发菌大棚,成为西峡设施农业的典型代表。

群众扩大生产的底气源于市场对西峡香菇的认可。长期以来,西峡坚持稳规模、提质效的发展思路,香菇品质逐年提升,除了制作罐头、炒菜,还被用来泡茶、煮汤,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据统计,西峡香菇累计出口额已经超过90亿美元。

目前,西峡香菇种植规模扩大到3亿袋,建设标准化基地200多个、专业村184个,形成覆盖北山8个乡镇的百公里香菇长廊,年产值30亿元,惠及20余万名群众,成为西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吃”出新风味

近年来,一碗平平常常的白米饭搭配一勺滑嫩可口的香菇酱,成了游客最中意的西峡味道。

西峡香菇脱水后香味更浓、风味更佳,而这也带来了麻烦。香菇晒干后,菇柄、菇脚出现纤维化,过去因缺乏必要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手段,除了菇盖这一可食用部分外,菇柄、菇脚均被当做废料处理。

如何继续做大香菇产业?西峡把目光放在了香菇深加工上。依托优质农业资源,西峡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相关技术研发力度,先后培育出仲景食品等一批香菇加工企业,开发出菇类酱制技术,把菇柄变废为宝做成香菇酱,完整保留其原始营养成分的同时,让酱香浓厚、菇香宜人。“菇柄经高温烹煮后,口感比菇盖更有韧性,非常适合酱料制作。”仲景食品品牌总监屈云鹏介绍说。

如今,香菇酱作为西峡主打产品,年均销量已达5000万瓶左右。菇柄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从以前的每斤0.8元飙升至12元。菇脚也被找到了用途,粉碎加工后成为饲料,价格也涨到3元每斤。随着企业对产品研发的不断投入,香菇的“潜力”被充分挖掘,香菇酱油、香菇味精、香菇腐竹、香菇脆片等系列产品如雨后春笋,让国人的饮食更加健康。

“吃”出大健康

一通则百通。香菇让西峡人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围绕食用菌打造健康食品产业便成了西峡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走进丁河镇天源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朵朵晶莹如玉的本草银耳竞相绽放,长势喜人。本草银耳用20余味中药做培养基,采用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培育,年产银耳200多万袋,产值在1亿元以上。“因为独特的培养基,我们的银耳营养价值非常高,烹煮半小时即可出胶,市场上每斤的价格460元,是高端保健品的重要原料。”公司负责人陈秀辉介绍说。

无独有偶。现如今,各式各样的食用菌大棚已然成了西峡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羊肚菌、猴头菇、杏鲍菇、双孢菇等各类食用菌蓬勃发展,“让世界爱上中国菇”的公共区域品牌叫响全国,西峡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建设迈上快车道。目前,全县已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474家、加工企业500多家,其中出口企业150多家,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的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