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

时间:2024-05-20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次数:

       今日,小满。

风吹麦田千重浪,麦粒渐满穗金黄。“中原粮仓”河南迎来丰收季。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1/4。

夏粮丰收,全年主动。“三夏”既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期,又是夯实秋粮生产的基础期,关乎稳产保供、农民增收,关乎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的关键一年。抓好“三夏”生产,夺取夏粮丰收,重任所系,担当使然,坚决打赢“三夏”生产攻坚战,意义非常。

“五良”融合科技赋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有基础

农田是基础,好田地种出好庄稼。我省在已经建成85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六化”要求,启动建设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亩均投资4000元以上,已高质高效建设378万亩。

行走各地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黑科技”和设施应用,颠覆着你对“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认知。“原来,土地也可以这样侍弄,增效增值!”这是很多人的感慨。

“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我省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去年12个品种入选全国主导品种,成为入选最多的省份。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年产小麦种子36亿斤,约占全国的38%。越来越多的农户选用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品种,愿意种、种得上、种得好。

良种配良法,高产有保障。在遂平县常庄镇一块示范田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向东,在向几位种粮大户讲解小麦后期管理注意事项。

地力提升、科学栽培、绿色植保、水肥一体、一喷多促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越来越为农民所熟悉,“看得见、听得明、问得清、已掌握、用得上”,越来越多的田地开始尝试先进实用技术。

农机加农艺,减损又增效。每年“三夏”,大型农机驰骋麦田的场景让人震撼。目前,全省有拖拉机319万台,配套农机具728万台,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这些都为“三夏”生产插上了科技翅膀,提供了科技保障,增加了丰收底气。

环环相扣麦管有力,打赢这场攻坚战有希望

“今年麦子长势不错,不出意外的话,能有个好产量!”和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一样,很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都在铆着劲争取丰收。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环环紧扣抓好麦田管理,大规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科学高效防灾减灾,落实单产提升各项措施,面对赤霉病、大风倒伏、干热风等风险,一个过程一个过程地抓,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落实。

“当前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总产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判。

抢时抢收抢种,打赢这场攻坚战有保障

风吹麦浪满地香,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的麦地里,种粮大户徐方子正带着无人机团队给小麦喷施磷酸二氢钾。“现在是麦子灌浆的关键期,喷一些叶面肥促进小麦灌浆,麦子籽粒饱满了,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徐方子说。

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气象部门预测,我省近期气温普遍偏高,有干热风出现的可能。驻马店市动员群众喷施叶面肥,并通过喷灌、微灌、滴灌等方式进行科学浇灌,改善土壤墒情,提高小麦抗干热风能力。

“麦熟一晌”,夏粮收割抢时间、抢进度。今年我省预计“三夏”期间投入农机40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20万台,以满足收割需要,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为了给农机调度绘就最佳线路图,不少农机装上了北斗智能监测终端这个“智慧大脑”。“装上智能监测终端后,依托‘河南农机云平台’,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到农机的作业质量、作业图像,还可以看到农机的行驶轨迹,为‘三夏’期间农机共享共用、合理调度提供方便。”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农机装备处一级科员赵华威说。

麦子要收好,更要储好。今年夏粮收购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轮换数量约50亿斤,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已签订订单收购、代收代储和租仓等市场化收购订单90亿斤,粮食流通将保持活跃态势。

“夏抓粮,秋抓钱。”种足种好秋粮,不仅关乎我省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更与老百姓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我省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要把粮食面积任务落实到乡村、落实到主体,做到“应播尽播、应种尽种”。

秋粮种足更要种好。今年,周口市承担大豆种植面积112.6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20.3万亩,抓实复合种植,让农民实现“一地双收”。不仅如此,还集中打造140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10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全市建成500万亩“吨粮田”,15万亩“吨半粮田”,开展单产提升。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部分地区夏播时可能面临干旱天气,要抢时旱播,指导农民选用高产耐密抗逆的品种,造墒播种,抢抓播种好时光。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及早开展夏管,通过查苗补种、浇水施肥、防治病虫等管理方式,打牢秋粮丰产基础。

“麦子一天收不到囤里,都不能叫丰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总是这样用家乡话提醒大家。

小麦丰收多道关,一关一关小心过。把问题想得充分些,把准备做得精细些,把预案做得周全些,只有防患未然,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到手”,“小满”方得“圆满”。

中原熟,天下足。“打赢‘三夏’攻坚战,争取丰产又丰收!”从科研院所到田间地头,这是河南父老乡亲心里憋着的一股劲儿。

今夏,河南,广袤的麦田必将上演诸多精彩故事,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