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4-05-17 来源:河南日报 阅读次数:

        □乡村振兴课题组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新乡县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将乡村振兴的抓手指向了文化建设,树立“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理念,构建起共育共建共享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从10年前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落后村,蝶变为今天知名的富裕村、文明村,陆续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等荣誉。东大阳堤村以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对河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乡村文化建设的模式探索

乡村文化建设应在正确认识乡村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实现村民美好生活的精神依托和建设和美乡村的动力源泉。东大阳堤村立足地方特色,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定向作用的前提下,逐步形成“培育主体—拓展空间—丰富活动—发展产业”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从而实现文化活起来、文明树起来、村民乐起来、乡村兴起来。

强化农民主体地位,让文化活起来。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唯有有效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方能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东大阳堤村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中,立足实际,从村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如广场舞、腰鼓舞、“村晚”、“村BA”联赛、孝道文化大餐等,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全过程,用自己的方式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村声音,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让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拓展文化发展空间,让文明树起来。乡村文化发展空间是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载体,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大阳堤村以文化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推动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拓展乡村文化发展空间上做出了典范。目前,村内已经建成文化长廊、“小院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身广场、图书阅览室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并配备乐器、电子宣传屏、流动宣传栏和图书,为文化合作社的日常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时,村民还成立了女子军乐、大鼓、戏曲、大合唱等7支文艺队伍和近20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全村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此外,为改变村民传统陈规陋习,东大阳堤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生态、节俭、绿色的理念,在村民心中树立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

丰富文化活动内容,让村民乐起来。文化建设的内容,村民是否喜闻乐见,决定了文化建设能否持续、有效。东大阳堤村的文化活动内容充分突出地域特点,并同乡村历史传统紧密结合,坚持运用群众语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并遵循“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的理念,设计谋划更符合村民需求的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感党恩、听党话”活动、“好婆婆、好媳妇”评比、孝道宣传大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其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小院课堂”是东大阳堤村的一道风景,主讲人是县委党校教师、先进典型、党员、村干部、行业骨干、“五老”人员等,他们将党的创新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相结合,深入浅出,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美”,展示出新时代乡村的美好生活和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让乡村兴起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盘活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东大阳堤村以自身的资源禀赋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绿色生态”为主题,谋划“康养+医养+旅游”产业链,稳步推进康养项目和红色文化旅游街项目建设,搭建起“一街四区两平台”(红色一条街,传统产业区、康养医养区、生态宜居区、农旅文化区,数字乡村平台、电商销售平台),推动乡村发展进入“快车道”。

以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效

乡村文化蕴含着培养文明风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东大阳堤村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文铸魂、以文立心、以文促建、以文强基,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之路。

以文铸魂,提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振农民精气神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竭动力。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独特资源,其中蕴含着一系列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绵延存续,能够起到淳化民风、树立新风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东大阳堤村始终坚持“以文化聚人心、以文化促发展”的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要阵地,以完善和践行村规民约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不断激发农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

以文立心,把握乡村振兴价值方向。文化影响力首先体现为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将其融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自觉意识。东大阳堤村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倡导科学文明生活,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开展党员义工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乡村社会向“好”、乡村群众向“善”。

以文促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应有之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强调实现物质富足,也更注重精神富有。东大阳堤村大力实施“文化+乡村建设”工程,不断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挖掘乡规民约、家风家教、民俗活动等蕴含的乡村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产业发展和“千万工程”建设中,实现了从昔日脏乱差的土屋到今天绿色生态的宜居家园、从村集体负债累累到“整合资产+招商引企”推动农民就地就业的转变。

以文强基,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乡村优秀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具有深厚独特的人文价值意蕴,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软实力”所在。东大阳堤村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以“五星”党支部创建为抓手,探索“党建+支部+党员+村民”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模式,一方面动员党员带头保护传统文化,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文化传承,让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注入力量。此外,东大阳堤村还坚持“以德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用丰富的文化活动诠释尊亲敬老的美德,提升了村民的素质,改善了村容村貌和村民家庭环境。

激发乡村文化发展活力的启示

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带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为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加强党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磁吸力”,在“以德化人、以文育人”中聚集民力、凝聚人心、提振精气神。二是积极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引导党员密切联系农民群众,为村民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

促进文化传承创新,传续乡村精神血脉。做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繁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要加强对本地区乡村文化的价值研究,探寻当地历史文化典故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公德理念、修身方法等,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指导原则进行扬弃与创新,最终筛选、保留真正的优秀乡村文化因素,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与此同时,鼓励村民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加大传播力度,使乡村文化融入村民生产生活和家风建设全过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

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不仅体现为丰富乡村文化供给,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还体现在“文化+”的赋能效应,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方式整合各种乡村文化资源,打造多样化的乡村产业形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心打造特色乡村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内涵和精神价值,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品,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探索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为引领、农民为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整合乡村文化、旅游、餐饮等资源,开发乡村文化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形成包括旅游、休闲、康养、教育、度假在内的完整的乡村文化产业链,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调研:赵早 郑会霞 赵振杰 王永乐 李力

执笔:赵早 郑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