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服务 > 正文

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2024-04-25 来源: 阅读次数: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由禾谷镰孢菌群引发的,造成大面积危害的重要病害。主要分布在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近年来逐渐向黄淮等北方麦区蔓延

小麦赤霉病会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发生,形成苗枯、茎基腐、杆腐和穗腐。各种病症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中穗腐对小麦产量的危害性最大,其次是秆腐。

一、小麦赤霉病菌侵染主要途径

南阳地区的轮作方式主要是玉米-小麦相关研究表明,小麦抽穗扬花期期间,花器上接触子囊孢子,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侵染颖壳,在颖壳上潜育92-96小时显症在赤霉病发病的后期,发病部位又会重新出现子囊壳与分生孢子。小麦收割后,小麦赤霉病病菌则以腐生方式在田间病株残体以及杂草上越夏。秋季侵染玉米。秋季玉米收获后,日平均气温低,赤霉病菌的生理活性降,进入休眠模式,在田间病株残体或杂草上越冬。次年小麦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发育成熟,向空气释放子囊孢子,成为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初侵染。田间的玉米茬上的子囊壳及其释放的子囊孢子是发生赤霉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二、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特点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与其初侵染源有很大影响,初侵染的来源主要是田间病残体以及杂草上的子囊壳以及在环境适宜条件下释放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释放需要有适宜的环境让子囊壳发育成熟,之后吸水破裂,子囊壳中所含的子囊孢子才会弹射到空气中,以风雨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子囊孢子传播至小麦上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子囊孢子会萌发产生侵染丝, 侵染丝上会产生相应物质,破坏小麦的保护机制,侵入到小穗内部,在小麦穗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潜育期后显症,在此期间内,染病的小穗上会出现淡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随着环境条件产生变化,一旦该时期内的环境为高温、高湿,则病斑上产生粉红色或桔橙色霉状物,该霉状物是菌丝及分生孢子聚集在一起的外在表现。 初侵染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染病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二次侵染初侵染所成的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经过空气进行传播侵染称二次侵染。二次侵染由于分生孢子传播距离远范围大,导致赤霉病的大流行。在侵染力的对比上分生孢子与子囊孢子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田间发病中心。 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主要受初侵染的影响,而分生孢子再侵染,一般只起加重病害严重程度的作用。相关研究对不同时期产生的子囊壳数量与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流行的严重度进行了探究,得出,在当年冬季所产生的子囊壳的数量多少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次年春季所产生的子囊壳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次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可见子囊壳及子囊孢子的形成时间赤霉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一旦小麦赤霉病菌的子囊壳及子囊孢子的形成时间与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在时间上吻合的话,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流行。

三、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流行的原因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受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小麦植株抗病性及相应的生育时期、轮作制度等因素影响。

流行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菌源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生育期这三者配合的程度。气象条件:研究表明,小麦抽穗扬花期期间遇上连日多雨的天气,造成田间的湿度偏高,日照时数少,气温高,就很可能引发小麦赤霉病的大发生。此外抽穗扬花期至乳熟期内多雾、多露的天气也可促进病害发生。菌源数量:小麦赤霉病菌在越冬时期产生的子囊壳数量多,直接导致次年的菌源量大,同时子囊孢子释放时间与小麦的感病生育期相吻合就会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菌源量的大小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菌源量越大,小麦赤霉病的发病情况越严重。对空中孢子进行捕捉,结果表明,子囊孢子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出现,为小麦赤霉病菌在穗期侵染小麦提供了必要的菌源 条件。空气中孢子出现的时间早,且捕捉量大,一般会导致病害大流行。

四、选准时机科学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主要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药剂防治为关键”的综合防治策略。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无病种子田,深耕灭茬,清洁田园,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开展配方施肥等健康在措施。药剂防治:一是掌握好防治适期,于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扬花)喷施第一次药,按照晴天见花打药,阴天齐穗打药,雨天抢先打药,雨停间隙打药总的要求进行。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5-7天后再补喷一次,喷药后6小时以内遇雨,雨后补喷。二是选用优质药剂,每亩可选用30%肟菌.戊唑醇40-50ml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可分散油悬浮剂40ml或20%氰烯.己唑醇140ml等;三是要用足水量,常规喷雾亩喷水量不低于20kg,并采用二次稀释办法将药剂与水混匀。三是注意轮换用药,减低抗药性产生,同时注意最后一次用药在收麦前30天前完成。

                                                                                                                                   镇平县 杨丙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