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抓住窗口期,扎实做好麦田管理

时间:2024-03-05 来源: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当前镇平县小麦进入返青期,也是春季管理的窗口期,抓好麦田管理,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为准确掌握农情,2024年2月26-27日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对镇平县小麦进行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全县82万亩小麦一类苗面积37.7万亩,占比46%,二类苗面积36.9万亩,占比45%,三类苗面积7.2万亩,占比8.8%。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因播种时间拉长,苗情差异大,三类苗面积仍有较大占比;二是冬前化除面积小、杂草滋生明显;三是田间湿度大,病虫害偏重发生的几率大;四是早春温度变幅大、倒春寒风险高。

针对我县苗情特点,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春季麦田管理应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突出一个“早”字,即早制订田管技术方案,早动员、早安排、早管理。抓好一个“促”字,即通过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促麦苗早发稳长、促苗情转化升级、促分蘖多成穗、促穗花发育多成粒。强化一个“防”字,即防春季冻害、防重大病虫草害、防春旱渍(湿)害、防倒伏早衰。落实一个“分”字,即分区域精准把控、分类型精准施策、分阶段压茬跟进,力促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产架子,努力夺取夏粮丰收。为此提出当前麦田管理意见:

         一、因苗施策,分类管理。

(一)一、二类麦田管理。一类麦田可在3月15日以后进行,肥水管理应推迟至拔节期进行,以保苗稳健生长;生长基本正常、群体适宜的二类麦田,可在返青期至起身期(3月5-10日)结合浇水或趁墒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以促进穗花发育,培育壮秆大穗。

(二)、旺长麦田或有旺长趋势的麦田管理。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可采取镇压或深锄断根,抑制春季过 多分蘖和麦苗继续旺长;也可在起身初期至拔节初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烯效唑、多效唑、甲哌鎓等,以缩短基部节间,控制继续旺长,预防后期发生倒伏。结合控旺补充磷钾。

(三)三类麦田管理。采取二次追肥对底肥不足、叶片发黄、长势较弱的麦田,可趁雨雪亩追施8-10公斤左右尿素,并配施适量磷酸二胺,以促进次生根生长,增加分蘖保成穗。第二次追肥可在3月15日小麦拔节初期以后进行。

二、关注预报,防病治虫

今年土壤墒情好,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一定要加强监测预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返青至起身期病虫防治应以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土传花叶病毒病、麦蚜、麦蜘蛛为重点,加强监测预报, 适期足量用药,科学精准防控。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早期控制,防治时间应在3月15日之前普防1-2次,可选用氟环唑、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咪鲜胺、吡唑醚菌酯、氨基寡糖素、甲霜恶霉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土传花叶病毒病,可用吗啉胍乙酸铜加锌肥加细胞分裂素和氨基寡糖素间隔7天连喷1-2次,防治麦蚜、麦蜘蛛应用联苯菊酯加噻虫嗪等药剂,防治时药剂应复配交替使用,用足水量,达到一喷多效。

三、根据草相,科学化除。要抓住3月3日-13日这一段气温较为稳定,地温回升、小麦没有进入拔节时的窗口期,进行及时防治。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牛繁缕、麦家公、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 、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唑草酮、二甲四氯钠盐等药剂进行防除。对于晚播弱苗可选用不伤麦的除草剂如双氟磺草胺·氟氯吡啶酯、双唑草酮.氯氟吡氧乙酸等减少除草剂对弱苗的抑制性、增强用药的安全性。

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唑啉·炔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等药剂防除;以节节麦 、雀麦为主的麦田,用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防除。以多花黑麦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唑啉草酯+氟唑磺隆进行防除。

对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麦田,需要使用多种成分进行除草时,可根据草相,优先选择商品化的多元混配除草剂产品;需要不同除草剂产品混合使用时,应按照推荐剂量范围选择低剂量使用。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镇平县农技中心  孙晓周   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