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阳市2021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南阳市2021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新野县、内乡县畜牧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社会事业局(农办),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南阳市2021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局党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7月29日
南阳市2021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为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工作职责和2021年省、市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为重点,全面履行农业农村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实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服务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大局。
二、主要目标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3%,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市、区)50%以上的乡镇全镇开展示范试点。组织实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5%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8%以上;加强农膜污染防治,全市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配套,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71.5万亩;持续推进耕地环境质量分类管理,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实现100%;推进食用菌等农业生产领域燃煤替代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开展此项工作的县市区达到80%。
三、工作要点
1、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强化后期管护服务,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二是牵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梯次推进,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村、城乡接合部、旅游风景区等六类村庄生活污水。深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三是牵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布局,统筹县、乡、村三级设施和服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完善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四是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深入推进“四美乡村”、“美丽小镇”和“五美庭院”建设。持续抓好“千万工程”创建工作,新创建65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01个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2、指导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一是细化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公众知晓度;三是大力推行信息公开,对享受补贴的信息进行公示,对实施方案、补贴额、操作程序、投诉咨询方式等信息全面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加强补贴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至2021年底,全市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的县市区达到80%。
3、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一是全面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强化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网格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宣传教育、科技管控、网格管理、应急处置等,实现全天候、全域化监管;强化处罚问责,确保2021年度露天焚烧秸秆火情下降10%。二是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建立健全秸秆收贮运体系,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大力推广秸秆“五料化”综合利用新技术,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秸秆高值化、产业化利用水平,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抓好社旗县、方城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力争出经验、出模式、出成效。
4、牵头组织推进食用菌等农业生产领域燃煤替代工作。一是落实工作职责。建立协调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食用菌“双改”工作,至2021年底,完成食用菌等农业生产领域燃煤替代工作。二是组织开展食用菌“双改”企业排查。对全市100万棒(含)以上规模食用菌生产企业再摸底、再排查,确保底数清、数据准、任务明。三是协调推进“双改”政策落地。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汇总并报送“双改”用电用气问题,落实用电用气政策,力争食用菌生产企业用电用气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四是加强清洁生产技术支持。组织开展食用菌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培训,建立技术研讨交流组织,及时解决“双改”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食用菌企业“双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五是加强督导指导。建立通报机制,对工作推进缓慢、信息上报不及时的县市区适时通报,督促其进一步增强做好食用菌企业“双改”工作的责任感和压力感。六是采取政策扶持、政府补助等措施,在8个植烟县新建135座、改造1070座电能烤房。协调加快建设进度,及早投入使用。同时,对尚未进行煤改电烤房,指导使用洁净型煤进行烟叶烘烤。
5、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管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一是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工程、农艺、农机相结合,提升耕地质量。2021年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创建,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新建设高标准农田71.5万亩。整改完善既往已建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统筹落实管护措施,确保工程持续发挥效益。二是配合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地力建设。以均衡养分管理、有机质提升为核心,通过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精准施肥,以及提升农田耕作质量、实行休耕轮作等措施,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6、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一是增施有机肥。督促指导西峡、桐柏县的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有机肥应用,培肥土壤地力。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明白卡,促进化肥合理使用。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方,辐射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精准科学施肥。完善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体系,完善肥料配方,科学施肥,施用作物专用配方肥。制定印发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全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年底前,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5%以上。
7、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一是加强监测预警。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要求,及时准确发布趋势和防治预报,指导适时防治、精准施药。二是实行统防统治。加快施药器械更新换代步伐,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用药数量,提高防治效果。三是推广绿色防控。采用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继续在粮食生产大县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市绿色防控工作。年底前,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8%以上。四是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回收处理体系。抓好镇平县、桐柏县、社旗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工作,探索、总结回收处理经验和模式。
8、加强农膜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普及科学使用农膜知识,提高农膜污染防治的自觉性。优化农膜应用范围,推广标准地膜使用技术。二是指导农膜回收利用。发挥好牵头作用,配合、指导供销等有关部门做好农膜回收利用。三是建设标准农膜使用示范点。结合农业生产用膜实际,各县市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建立示范点,示范推广标准农膜或生物全降解农膜。四是开展农膜残留监测,为农膜回收率核算奠定基础。全市农膜回收利用率90%以上。
9、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一是强化规模以下养殖户畜禽污染防治。积极推广“内乡小散户治理模式”,加快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二是完善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创新探索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新机制,提高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三是加强指导与服务。结合攻坚办组织的相关行动,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服务,切实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质量和水平。年底前,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力争全配套,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
10、加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耕地土壤分类管理。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管理,持续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源头控制;做好安全利用类耕地各项安全利用措施落实;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风险管控,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二是做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为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开展耕地土壤污染预警工作。配合完成国控点、省控点预警监测基础工作,高标准抓好市级预警监测和评价工作,推进县级分步实施预警工作,完成年度预警工作任务。四是认真做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桐柏县、淅川县要严格有关程序,推进项目实施,保证治理成效。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实现100%。
11、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一是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搞好水产养殖生态保护工作,强化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二是搞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加强春季禁渔期管理,持续搞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三是加强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南阳市“清风行动”,统筹推进执法工作,切实保护本地稀有鱼种资源,严厉打击和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四是推广水产绿色养殖。推广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健康养殖方式,开展以渔净水、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开展水产养殖企业(户)基础信息和环境现状调查,结合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管理要求,规范工厂化养殖、投饵式池塘养殖等养殖企业排污口设置。
12、加强动物防疫以及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等工作。一是组织、指导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加强免疫效果监测,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筑牢免疫屏障。二是落实“严把五个关口和六项保障”等非洲猪瘟常态化综合防控措施,完善防疫设施设备,加强清洗消毒,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三是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养殖环节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四是加强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规范实验活动,做好值班和应急处置工作。
13、加强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一是普及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意识。二是积极申报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落实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关要求,指导服务植物新品种培育单位或个人申报保护权益。三是依法落实农业植物新品种权持有者的权益。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要符合国家规定,不得侵害新品种保护权人的合法权益。
14、做好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物种(植物)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评估及防控,防止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二是做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控工作,防止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加强监测预警、开展全面普查,及时防控处置、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四是做好农业野生植物和外来物种(植物)保护的教育普及,提高保护意识和水平。五是做好转基因植物管理。压实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将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活动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切实做好重点监管、源头控制,严防转基因材料扩散和非法转基因种子及苗种下地入水,确保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
15、推进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一是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全面落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切实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模式生态化”。发展多种形式的生态循环农业。二是实施种养结合绿色循环项目。推进内乡、唐河、社旗县和邓州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建设,提升项目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土地肥力,为探索、创新、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提供实践借鉴。三是抓好节水农业发展。推广抗旱作物及良种,更加优化耕作方式、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加大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16、搞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法制建设和综合执法工作。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宣传教育普及农业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执法管理和农业执法复议工作,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工作,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保障农业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