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

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

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新野县、内乡县畜牧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农办(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已经局领导班子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4月27日

 

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起步之年。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主要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粮食总产稳定在130亿斤以上,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持续提高,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新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8万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

1、推进四个农业功能区建设。持续建设水源涵养地有机农业区、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农业区、平原优质粮油主产区、岗丘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区等四个功能区,提升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2、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落实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压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细化粮食生产年度目标,确保粮食面积较上年只增不减,粮食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30亿斤以上。坚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2020年7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快实施2021年71.5万亩新建任务。做好防灾减灾,特别要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强化农作物和畜禽良种技术攻关,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邓州全国杂交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唐河良种繁育基地等建设。

3、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构建现代畜牧养殖体系,做强生猪产业,做大草畜产业,做精家禽产业,做优饲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2021年底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生猪存栏量达到560万头以上。加快推进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建设,打造全国生猪全链条生产加工基地。积极探索肉食综合体、楼宇养猪模式,抓好就地屠宰加工,推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落实生猪调出大县、贷款贴息、种猪引进、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继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和“五关六保障”等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4强化物质装备技术支撑。加大农技推广服务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探索农技服务新模式。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提高种植业、畜牧业机械装备水平,推广绿色高效、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和“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活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以上。

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5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巩固粮、畜、菜、油四大基础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四特经济”,即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以月季、玉兰为代表的花卉产业,以猕猴桃、软籽石榴、薄壳核桃、茶叶为代表的果茶产业,以山茱萸、辛夷、宛艾草、唐栀子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打造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市、千万头畜禽养殖产业大市、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大市,着力打造“三千四特”农业大市。

6、抓好乡村产业发展。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19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肉食、粮油、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果蔬、乳制品、酒业等现代农业八大产业集群。做好西峡香菇、新野肉牛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培育特色农业强村强镇,力争认定2-3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争创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2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分级分类分步创建各种类型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全面启动县级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每个县市区创建不少于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用好政府债券,搞好部门衔接。

8、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完善“3+3”现代农业品牌发展体系,以品牌建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文化传承,积极培育和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擦亮地方“金字招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特色鲜明“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2021年新创建30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

9、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因地制宜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和专题产销对接会,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电商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借助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庆丰收 感党恩”为主题举办好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划和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

10、发展农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功能,重点培育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康养农业、创意农业、农村电商等农业新业态,着力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打造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支持西峡县争创国家休闲农业示范县。

三、树牢绿色发展理念

11、坚持质量兴农。巩固提升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水平,全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持续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

组织开展产品认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谋划建设环丹江口库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拓展北京等国内高端市场。指导镇平、唐河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全年新认证20个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按照“谁认证、谁监管”的原则,对认证的产品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现监管名录中80%以上生产主体纳入追溯管理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标准化建设,探索实行社会监管员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基地。加强源头管理,加强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资生产销售监督检查。加大农兽药残留整治力度,开展水产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执行禁限用农药、添加剂等有关规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对象数据库,划片定责定人,落实网格化管理和双随机检查制度。

12、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打造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创建。持续抓好“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新创建65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01个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

13、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加大垃圾治理力度,持续开展农村清洁行动,解决农村垃圾收集、运输问题,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市场化保洁机制,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格管控住河渠污水。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3%以上。

14、推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风俗生活习惯和群众意愿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改造提升不符合标准规范的卫生厕所。加强农村改厕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监管。新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8万户。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村、联户、村镇一体处理。

15、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农药利用率达到40.8%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0.5%以上。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技术,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省秸秆全量化利用示范市建设水平。年底前,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部配套,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1%以上,农膜回收率90%以上。在镇平、桐柏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指导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工作,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力争实现100%。

16、推进水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贯彻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推进水域滩涂养殖登记发证工作,大力推广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库生态养殖、设施渔业及循环水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建设大水面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建立多层次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体系。抓好长江流域禁捕工作,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管控合力。

四、深化农村改革

17、深化农村承包地制度改革。巩固扩大三权分置改革成果,稳妥推进“三变”改革。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托管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18、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台账和管理制度,巩固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等成果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着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扩规模、增实力,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清零

19、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引导农民合作社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纳入家庭农场范围,推进家庭农场示范创建。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00家、家庭农场500家。深入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创建活动,抓好唐河、镇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次以上。

20、加强农村宅基地监督管理。按照部省要求,搞好政策和业务培训。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调研、摸清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底数,尽快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的监管。严格落实《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和村民自建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具体任务,严格审批程序、实施全程监管。

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1、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建设“数字田园”,发展“数字牧业”,打造智慧农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依托益农信息社培训提升农民数字化技能。深化与杭州“一扇门”等合作。支持西峡创建“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县”。

22、协调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协调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突出解决农村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3、协调推进县域内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促进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突出解决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够完善的问题。

24、加强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弘扬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在乡村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强化农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六、落实政策措施保障

25、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和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督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加大对脱贫县乡村振兴支持,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县探索乡村振兴推进路径和典型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6、构建“十四五”规划体系。高质量编制南阳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配套编制专项规划,指导各地编制好“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强化规划衔接协调。建立规划落实机制,制定规划实施年度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跟踪督促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落细。

27、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积极组织参与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500以上。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育农业企业家、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指导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创业+技能”“创业+产业”培训模式。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吸引城市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发展。

28、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项目,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管理。开展内部审计和绩效管理工作,提高涉农资金绩效,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指导县(市、区)政府乡村振兴专项债发行工作。深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推进畜禽活体、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探索“保险+信贷”“保险+期货”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政策保障。

29、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加快相关农业农村法规制(修)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审批规范化管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市县两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兽医兽药、畜禽屠宰、种子、化肥、农药、渔业特别是长江禁捕、农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宅基地等重点领域执法。

30、防范化解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扎实做好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防范工作,同时做好政治风险、廉政风险防范,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做好农业农村领域的安全生产和信访工作。

31、加强自身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从讲政治的高度看“三农”抓“三农”。开展“农业农村调研年”活动、“四懂四会”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倡树“五比五不比”导向。开展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促跨越“三抓一促”活动,认真执行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勤俭节约“三短一简一俭”规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好用好各类项目资金。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三牛”精神,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做好今年和“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标准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